本报记者 厉晓杭 春回四明,万物复苏,青山如黛,碧水迢迢。 过去五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坚定不移推进美丽宁波建设,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在天地之间挥写出一幅大美的山水之画。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发展理念的转变,也是执政理念的深刻变革,更是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 五年间,宁波积极调整能源产业结构,加快绿色转型,跻身全国低碳试点城市,绿色GDP的政绩考核深入人心。 五年间,宁波持续打好“五水共治”“五气共治”“三改一拆”“四边三化”等组合拳,越来越多的“碧水蓝天”回归人们的视野。 五年间,宁波深入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在广袤乡野播下美的种子,一村一韵、一村一景,各具特色的美丽风景线悄然兴起。 山川湖海,是游子的乡愁所寄;绿水青山,是人民的幸福底色;风清景明,则诉说着美丽故事。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愿景,正在四明大地上动人演绎。 理念之变,改革为先 生态兴则文明兴。 宁波山海相望,森林资源丰富,水系发达,海岸线曲折绵长,岛屿、港湾、湿地、滩涂众多,生态资源得天独厚,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优势。 可在经济高速增长、城市迅速扩大的同时,资源、能源消耗日益增加,面临的生态环境压力也与日俱增。而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人民群众对干净水质、清新空气、优美环境等也有了更深的期盼。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考察时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同志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作为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个重要理念。国家对生态文明的重视和推进,达到了新高度。 审时度势,深刻把握当前改革大局,宁波把生态摆在首位,不断推进生态文明体制创新工作。 2013年5月,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审议通过《关于加快发展生态文明努力建设美丽宁波的决定》,提出到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率先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的奋斗目标。 2015年底,宁波更是率先划出浙江首个生态保护红线规划。这一条崭新的线,分量很重,决定着宁波“山、水、城”的生态格局,在9784平方公里的市域范围内不断生长。市人大常委会有关组成人员认为,《宁波市生态保护红线规划》的制定,正是宁波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 五年间,制度日趋完善、政策频频出台,生态文明构成了定位宁波发展的重大维度之一。 ——健全生态环境空间管制制度。在实施《生态保护红线规划》基础上,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心城生态带管理的实施意见》,按照保护优先、限制开发、分类治理原则,突出强化对中心城生态空间的长效管控。 ——完善环境准入制度,优化环境资源配置机制。严格按照宁波市生态环境功能区划管控措施和负面清单,执行项目环境准入制度;制定出台《宁波市排污权回购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文件,规范并活跃排污权交易二级市场。 ——完善环境污染防治体系。积极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地方立法,《宁波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颁布实施;构建环境监管执法“大网络”工作机制,出台《关于加强全市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基本形成市、县、乡(镇、街道)、村四级环境监管网格。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为宁波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宁波积极推动城市总规、土地利用规划、生态功能区划“多规融合”,加快构建城乡统筹建设的空间体系,突出强化绿色城镇、美丽乡村及重点海域、港湾生态建设行动,加快形成良好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数据显示,去年,我市生态环境质量继续呈全面好转态势,全市水质优良率和功能区达标率分别为48.8%和68.8%,同比分别提高3.8个和2.5个百分点;城区空气优良率达84.7%,PM2.5平均浓度为3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3.3%。 壮士断腕,倒逼转型 去年6月,杭州湾产业集聚区一期主体项目正式投用,首批迎来20家企业入驻。而三年前,这里是全市最大的漂印染园区,密布着39家企业,年产值为8亿元。 坚决对“黑色GDP”说不!杭州湾新区管委会把漂印染园区转型为众创园,将其定位为一个为创客、创业团队、创业企业等提供低成本、全方位、便利化服务的工作空间。 胡小庆曾任漂印染园区整治提升指挥部副总指挥,参与园区整个转型过程。他说,得益于新区铁腕治污的魄力,新区每年因此可减少废水排放量近1000万吨,减少化学需氧量350吨以上。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宁波市委市政府坚持问题导向,既抓战略、又抓战术,既倒逼而“破”、又顺势而“立”,破解发展难题。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一套转型升级“组合拳”有条不紊推行:不断推进“五水共治”,以治水为突破口,倒逼产业转型升级;深入推进“五气共治”,紧锣密鼓开启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强力推进“三改一拆”,腾笼换鸟拆出发展新空间;不断推动“四边三化”,路边、河边、山边绿意盎然,风景如画…… 发展得空间,政府得公信,群众得实惠。 生态治理的每一步,宁波都稳步前行。 在治水方面,宁波率先制订实施《宁波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深入推进源头治污,重点项目三年投资累计超过400亿元,巩固“河长制”管理机制,7933条市、县(市)、乡(镇)、村四级河道“河长制”全覆盖。 在治气方面,宁波深化大气污染防治“1+6”专项行动方案。宁波舟山港率先建设船舶排放控制区,建成高、低压岸电62座,船舶接岸电2000艘次。“十二五”期间,全市能耗累计下降18.7%;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四项主要污染物削减量全面超额完成“十二五”减排目标任务。 在治土方面,宁波编制完成《宁波市“十三五”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相继建成北仑环保固废处置有限公司危险废物焚烧处置三期、宁波大地化工环保有限公司危险废物焚烧处置三期等项目,危废和污泥处置设施建设进度居全省前列。 重拳治理之下,昔日人人避之不及的黑臭河涅槃重生,重现绿水清波;碧空如洗的优美画面,一天天与日俱增;脏乱差的城中村,焕发了新的光彩;千余村庄“洗脸梳妆”,熠熠生辉…… 五年来,宁波不断实施推进生态功能区战略和创新驱动战略,推动城市发展新型化、产业发展高端化、资源利用集约化,加快形成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的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在2015年巴黎地方领导气候峰会上,峰值目标约束下低碳发展的“宁波模式”,受到全球500多个参会城市和地方代表的肯定和关注。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高度肯定宁波碳排放峰值目标管理,希望宁波能在全国范围内率先示范。 生态惠民,久久为功 四明山,浙东的“大绿肺”。 花木种植业曾是山区的支柱产业,高峰时四明山区花木种植总面积超过6万亩,年销售额约1.5亿元。由此出现了水土流失、山体石漠化、库区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经济发展和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凸显。 退花还林,成为整个四明山区共同的选择。近年来,四明山着力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大力发展生态型经济,努力实现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把绿水青山转变成金山银山。 春品香茗夏避暑,秋尝瓜果冬望雪。四明山的好山好水,引来了游客,也孕育着数不胜数的创业机遇,山区实现从“卖花木”“卖资源”向“卖生态”“卖景观”转变,逐步走出一条农旅融合的发展新路子。 最新出炉的《四明山区域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修编》中,四明山不仅被定位为宁波市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和水源涵养地、长三角重要的休闲旅游目的地、百姓生活幸福的革命老区,更是国家“两山”理论的实践探索区。 紧握生态底线,抬高生态标杆,宁波生态惠民逐日凸显。 五年间,从城市到乡村,从平原到山区,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建设、水土保持、清水河道、湿地保护等生态保护行动次第开展。 五年间,森林城镇建设不断深化,全市省级森林村庄达到149个、平原绿化率19.7%;四明山区域生态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市级生态公益林补偿达到140元/亩;象山港生态经济港湾谋划建设,试图打造蓝色港湾、人居福地。 五年间,美丽乡村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内容逐年丰富,农村面貌极大改善、农民群众广泛受惠,各地普遍呈现村容整洁、环境优美、乡风文明、欣欣向荣的新气象,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 美丽山水与美丽经济相融合,风景风情更是转为人气财气,给老百姓带来了好日子和好盼头。 自市委市政府发出“提升城乡品质 建设美丽宁波”总动员令以来,“品质之城”的建设步伐从城市伸向广袤的农村。全市2500多个建制村,正在历经从环境到人心的美丽嬗变。 革命老区梁弄,把污染企业搬下山,将生态农业、健康产业引进来;宁海的南岭村和象山的何婆岭村利用山水资源发展旅游,引入民宿经济,把打造洁美村与村民增收致富挂上钩……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形成了“生态+文化”“古村落保护+生态旅游”“乡村节庆+民宿产业”等多种模式,让现代村落不失田园味道。无数在外打拼的游子,紧紧抓住时代发展机遇,回乡创业,热火朝天。 只有绿水青山护得更美,才能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两山”理论正在宁波裂变出巨大能量。 宁波广大干群以“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造福一方”的为民情怀,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用辛劳与汗水,偿还历史欠账,追梦美丽家园。 把生态优势化为经济优势,这条路正越走越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