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0版:茶座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2月23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诸葛亮的诫子之道

    姚志明            

    诸葛亮有两子:长子诸葛乔、次子诸葛瞻。诸葛乔是诸葛亮之兄诸葛瑾的第二子,诸葛亮婚后没有子嗣,于是向诸葛瑾“求乔为嗣”,但诸葛乔于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过世,年仅25岁;诸葛瞻系诸葛亮与妻子黄氏所生独子,诸葛瞻与他的长子诸葛尚都在成都保卫战中战死了,诸葛瞻次子诸葛京逃过劫难,在晋王朝任眉令,后升至江州刺史。诸葛亮唯一的孙子得以保全,也算苍天有眼。

    《诸葛亮集》中有《诫外生书》《诫子书》《又诫子书》。诸葛亮去世时,独子诸葛瞻年仅8岁,《又诫子书》是专门谈酒事的,诸葛亮不可能与8岁儿子谈饮酒这个问题,因此应该都是写给已成年的诸葛乔等子侄、外甥辈的。

    《诫外生书》曰:“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侧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诫子书》曰:“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上述两封书信,诸葛亮从“修身”谈到“接世(治国安邦)”,每个环节都是递进的、互为因果的,展开来都是一篇大文章。这里略谈一下他的交友和拜师之道。

    “才须学也”,学习是离不开朋友和老师的。诸葛亮结交的朋友有徐庶、石广元、孟公威、庞统等;老师知名的有庞德公、司马徽、黄承彦等。诸葛亮在《论交》中说,“势利之交,难以经远。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贯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可见,诸葛亮十分重视所交朋友是否品德高尚。顺便提一段“野史”:诸葛亮出茅庐前,曾到汝南灵山师从名士酆玖,但老先生“居期年,不教”,几年内不肯教导诸葛亮。古代高士收徒教习,往往以屈辱、冷淡考验学生,汉代张良师事下邳圯上老人即其例。面对老师不理不睬,他没有灰心,而是“奉事惟谨”。酆公“知其虔(诚),始出《三才秘录》《兵法阵图》《孤虚相旺》诸书,令(诸葛亮)揣摩研究百日,(酆)玖审其所学皆能致其奥妙”。日后,诸葛亮能预料天下之势,向刘备献《隆中对》,与名师教导,高朋切磋是分不开的。而现在的年轻人,结交哪些朋友?请教过哪些名师?不可不思之。

    除了《诫子书》和《诫外生书》,还有两封书信,也体现了诸葛亮为后代谋将来的殷殷之情。诸葛亮病重五丈原时,写信给在东吴的兄长诸葛瑾,谈到对诸葛瞻的看法:“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诸葛亮考虑到自己长年在外领兵,对儿子当面言传身教甚少,其聪慧主要是妻黄氏家教及本人天资所致,这种“早成”不免有所局限。史载诸葛瞻“工书画,强识念,蜀人追思亮,咸爱其才敏……美声溢誉,有过其实”。说明诸葛瞻有文才,但缺少理政治国之才。究其原因,除了他不曾领兵作战,缺乏实践经验外,与阎宇、黄皓、陈祗等奸佞相处共事不无关系。

    蜀汉后期,姜维常征伐在外,尚书令樊建与尚书仆射(樊建副手)诸葛瞻共统朝政,黄皓窃弄权柄,樊建“不与皓和好往来”,但诸葛瞻与其他大臣“咸共将护,无能匡矫”(《诸葛亮传》附诸葛瞻)。诸葛瞻临死时曾说:“不早斩黄皓,以致倾败。”此时自责已经晚了。诸葛瞻与奸佞随波逐流,辜负了老父期盼。“恐不为重器”,知子莫若父,诸葛亮的评价不幸言中,后人既叹服孔明之神,更哀惜诸葛瞻不得其父真传。

    另一封信是为侄子诸葛恪所写,是诸葛亮临终那年写给东吴执政者陆逊的。信中说:我的胞兄(诸葛瑾)年老,而侄子诸葛恪生情粗疏,让他掌管调运军队粮谷,我心中不安,请您禀告贵国主上调换他的职务(《吴书·诸葛恪传》裴注引《江表传》)。诸葛恪才思敏捷,因此孙权让他去做粮谷节度官。陆逊转述后,孙权听从了诸葛亮的建议。史实证明,因诸葛恪“生性粗疏”“恃才傲物”“轻敌黩武”“专断孤行”,最终在东吴的一场政变中,陨首宴席,被诛灭三族。

    尽管诸葛亮子侄结局大都不好,但从上述两封信中可见,诸葛亮望子成才心切,对子侄的弱点洞若观火。诸葛亮为子侄谋的不是权柄、财产,更不是包庇、荫护,而是指出不足或瑕疵,为子孙长远谋划。想着既利子侄,又利国家,真是不同凡俗。

    诸葛亮以“淡薄”作为修身的根基,以“接世”为最终目标。“接世”的业绩世人皆知,那“淡薄”做得如何呢?不妨看看他的两道临终遗命。诸葛亮在遗命中指出:“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诸葛亮病逝五丈原,下葬于汉中定军山上,从坟冢规模和陪葬物看,作为一国丞相,的确是非常简单朴素,名相的淡薄风范足为后世楷模。诸葛亮生前曾上书后主刘禅公布他的财产状况:“臣初奉先帝,资仰于官,不自治生。今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出征在外),别无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日后刘禅派人清点其遗产,果如其言。

    诸葛亮不是完人,但他始也淡泊,终也清廉,“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的警示之言,余音绕梁,不绝千秋。古人奉为经典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被诸葛亮演绎得淋漓尽致。最主要的是修身:诸葛亮主张淡薄(泊)、宁静、养德、治学。前几步走对了,德学兼备才能明志,才能成才,才能立定志向去“接世”。儒家的修齐治平与诸葛亮诫子之道,可谓异曲同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