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陈敏 王博 通讯员周银环)如何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公平享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如何让广大外来务工人员走上健康路?21日,鄞州区启动“新市民健康城市行”活动,同时,明州医院、钟公庙卫生院挂牌成立“新市民健康促进学校”。 外来务工人员是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特殊人群,低龄化、低文化程度、流动性强是这一群体的主要特征。因为流动性大,他们接受健康服务的主动性差,又缺乏相关的健康知识,使得各类健康措施难以普及。从采访情况看,外来务工人员存在的健康问题主要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预防接种地点不固定;住址和手机电话更换频繁,使他们的子女得不到及时的接种通知,存在迟种漏种现象;缺乏各类传染病防治常识;存在多性伴、低安全套使用率的现象;一旦发生传染病后,难以接受规范的隔离治疗,从而成为新的传染源。 针对这些卫生问题,近年来鄞州区利用各种平台,全面为流动人口落实传染病防治等各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措施。 从2012年起,该区探索建立由区疾控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街道办事处、教辅室与社会团体等组成的“六位一体”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模式,各镇乡、街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辖区内的流动儿童管理方案,开展除了依托公共卫生联络员队伍现场建卡以外的流动儿童管理制度,切实加强流动儿童的免疫水平。与此同时,鄞州区大力推广儿童二类疫苗和成人疫苗预防接种,目前该区接种服务的人口中约有六成为流动人口。 针对外来人口的健康现状,鄞州区对流动人口特别加强了结核病、艾滋病等重点疾病的监测、防控。据介绍,该区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的治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自2008年开始,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发病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 据介绍,鄞州区计划将健康教育搬进社区,并积极筹备开展健康促进进企业活动,新成立的“新市民健康促进学校”将重点开展流动人口的基本医疗政策、传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心理健康等宣传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