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2月24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十六年时光 奏响“王庄三部曲”

——记作家浦子

浦子近影
浦子创作的“王庄三部曲”(林海燕 供图)

    林海燕           

    近日,浦子的长篇小说《大中》单行本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是作者历时十六年创作的系列长篇小说“王庄三部曲”的最后一部。《龙窑》《独山》《大中》“王庄三部曲”以虚拟的浙东山海县王庄为聚焦点,实现了作者“以百年历史,百位人物,百万文字,尽揽浙东人民的生存状态与风土民情”的构想,有评论家称它是“一部惟妙惟肖的浙东人的精神地图”。继《龙窑》入围茅盾文学奖后,《大中》再次为文坛所瞩目。

    差些被作者放弃的作品——否定之否定

    十六年前的一天,浦子在北京故宫游览,看到宫殿里用于防火的龙缸,灵光一闪,萌生了写一部关于龙窑的小说的念头。一回家,他就打开电脑,奋笔疾书,文思泉涌。可是,当他写完第一、第二章(约二万字)后,亢奋不再。阅读已经写好的章节,觉得文笔无味。停笔半年,他心里有说不出的苦恼,一度甚至怀疑自己已经江郎才尽。半年后,再读旧作,又觉语感凌厉,气势逼人,是自己喜欢的形态。于是,再次投入到创作中。

    在此之前,浦子已在《人民文学》《上海文学》《东海》《江南》等杂志上发表不少中短篇小说,出过六七部书。在创作“三部曲”之前和期间,他特意阅读了大量社会学民俗学(特别是宁海地区民俗)的专著和读本,县志、族谱、县档案馆中的旧报纸及有关卷宗档案,佛教、道教、基督教等有关书籍,关于清末、民国、新中国成立后县级及以下农村社会制度变迁的著作和资料,甚至民间流传的秘技之类的书籍资料,均在他的涉猎范围。

    创作期间,父母亲的离世,让浦子对生命意义的认识更深了一层。工作繁忙,他学会了在各种场合写作的本领。在飞往莫斯科的航班上,在台湾高雄高铁站候车大厅里,在医院父母的病床前,甚至在西藏高原缺氧之地,都能见到他伏案写作的身影。

    十六年时光,换来的是“王庄三部曲”的成功。

    “崖山之后无中国”——心结之打开

    浦子是从乡土走出来的作家,或者说,他一直踏在自己深爱的这块土地上。

    有诗人在看了《龙窑》后,曾发出这样的赞叹:“难得有一本书把浙江人写得不像浙江人,杏花春雨被肌肉烈酒取代,琵琶和越剧的清音,也淹没在仿佛每一个音节都会滴出血来的宁海平调的吼叫中。”一位南方作家之所以能将小说写成这样,浦子以为:一是受家乡宁海“七山二水一分田”独特地理环境的影响,宁海既有高山的挺拔,又有大海的宽阔,让他的小说语言弥漫着一股刚烈之气。二是受家乡人的影响。宁海县地处中国的最东边,是个移民县。“三部曲”描写的虽是浙东地域的风貌特征,反映的却是大中华的核心内容。

    针对这些年网络上出现的“崖山之后无中国,大明之后无华夏”的历史学论调,浦子认为要解开这个结,必须做两件事:一是复苏知识分子身上的硬气和正气;二是继承和发扬以儒学精华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他认为中华传统文化不是凝固的,而是一直以开放的姿态兼蓄并收着各类先进文化。浦子特别赞赏乡贤、明代大儒方孝孺,称方孝孺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良心。他非常厌恶诋毁方孝孺的那些人及其言论。“三部曲”的主人公王世民、王传达、王德青祖孙三代,既是具备“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勇气的硬汉,又是以儒学为本兼蓄外来文明的君子。全书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依托,不正是中华崛起、实现中国梦的希望所在么?

    爱家乡,并非一味唱赞歌。在“三部曲”里,作家显然揭了家乡的许多“短”,直指人性的堕落和黑洞。这似乎可以用爱之深、恨之切来予以解释。

    纷繁庞杂的描写——推广之前景

    从《龙窑》到《独山》,再到《大中》,“王庄三部曲”无疑倾注了作者的全力,作品的内涵是厚重的。

    作品选择了魔幻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一是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曾经让浦子着迷,二是作家的家乡本身就有浓郁的鬼神文化。“三部曲”中有这样一组细节:第一部《龙窑》中的主人公王世民被人为地残害成一个肉球,第三部《大中》里王世民的后裔婴婴、贤达因近亲结婚产下儿子,儿子一出生就是个肉球。浦子说这不是重复,而是强调和象征历史是一个圆。但它是螺旋形的圆,不是终止,而是提升。

    通读“三部曲”,不难看出评论家李敬泽所说的“在想象中,浦子使他的故乡绚丽辉煌,不像《百年孤独》那么孤独,也不像约克纳帕塔法那样破碎绝望,甚至不像高密东北乡那样受远方的冲击,这里就是此地,就是此时,此时此地就是地久天长,永恒之中的人们像神一样行动,像神一样被记忆和怀想。”评论家雷达说,“浦子在作品中进行了一次富有生命力的奇诡想象,他试图通过这次想象,在民间找寻现代人久违了的勃发的原始强力。”

    浦子的“三部曲”想告诉世人什么?评论家陈思和教授说:“这不是一个光明的故事,而是充满了极为复杂的意象;文本运用了许多民间文化的形态和手段,但只是一些表面的现象,这部小说从叙事上说,与民间文化的单纯、朴素、明朗等因素反其道而行之,暗藏了新文学传统中知人论世的老辣眼光。”

    有专家指出,“王庄三部曲”纷繁庞杂的描写,为文本解释提供了多种可能性:丰富多彩的民俗描写为民俗学研究者提供了文学标本;大量社会制度的描写给社会学家提供了关于社会基层治理、社会制度设计等研究标本;大量心理和景色描写,则提供了心理学、美学上的研究标本。

    更有专家指出,对“王庄三部曲”的传播和推广,目前刚刚起步,还有漫长的路可走。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