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3月03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穿越七百年 见识一位宁波画家

——元代宁波籍画家方证和他的《濠梁鱼乐图》考释

《濠梁鱼乐图》(445.5厘米×23厘米)(元·方证)
乌鳢鱼
鲢鱼
尖嘴鱼
塘鲺鱼
黄鱼
图3
图1

    编者按:去年冬天,在日本东京的一次艺术品拍卖会上,我市收藏家黄柏林、黄焯森父子拍得一幅名为《濠梁鱼乐图》的中国古画。此画为绢本水墨,画心高23厘米,长445.5厘米,卷末款署“方证”。经过一番查考,父子俩惊喜地发现,画的作者方证乃是元代宁波著名画家。跋中还透露,《濠梁鱼乐图》当时的收藏者是明朝宁波著名收藏家范大澈,而范大澈的叔父正是大名鼎鼎的藏书家、天一阁主人范钦。

    岁月烟云,让这幅《濠梁鱼乐图》变得扑朔迷离。关于方证其人更为详尽的生平资料,关于这幅长卷的真实身份,尚有待专家作进一步求索和考证。但无论如何,当我们穿越七百年时空,与这位宁波先贤相遇,一定会心生欢喜,并萌生出一份骄傲来。

    笔墨丹青 情系鱼虾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鱼具有吉祥的寓意。因“鱼”与“余”同音,所以民间常用“鱼”来隐喻富裕、有余。鱼类生殖繁盛,所以在民间又常把它作为生育繁衍的象征。而鱼儿优游于水中时悠然自得的情态,更是屡屡触发人们对自由的遐思。

    这幅《濠梁鱼乐图》的画作名称,或许出自一个典故。战国时代,有一天,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桥上游玩,见白鲦鱼在水里从容游弋。庄子说:“白鲦鱼游得多么悠闲自在啊,这就是鱼儿的快乐。”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快乐呢?”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但你也不是鱼,你也肯定不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你刚才所说的‘你哪里知道鱼的快乐’的话,就是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儿的快乐而问我,而我则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了鱼儿的快乐。”这场由濠梁观鱼所引发的打趣和辩论,记载在《庄子·秋水篇》里,众所周知。

    鱼的形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作为装饰纹样,最早见于原始社会的彩陶盆上,商周时的玉佩和青铜器上亦多有鱼形,先秦帛画以及汉代的画像石、瓦当上,常见鱼形的图像。宋代的《宣和画谱》中将绘画分为十门,而“龙鱼”即名列其一,故而,鱼也是历代画家喜欢表现的题材之一。

    就目前传世的早期名家画鱼来看,北宋有刘寀(cǎi)的《落花游鱼图》(现藏美国圣路易斯艺术博物馆),南宋有赵克夐(xiòng)的《藻鱼图》(现藏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周东卿的《鱼乐图》(现藏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元代有危道人、赖庵等人,赖庵作品今尚有数件存世,如《藻鱼图》(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鱼图》(现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鲶鱼图》(现藏美国哈佛大学福格美术馆)等。

    在宁波,也曾有过一位以画鱼虾著称的画家,他就是元代的方证。在《宁波府志》、成化《四明志》、民国《鄞县通志》中都有关于方证的记载,但因为时隔久远,且无作品传世,所以其声名不显。

    东瀛“淘宝” 意外发现

    2016年冬,我市收藏家、慈溪见大草堂主人黄柏林、黄焯森父子在日本东京中央拍卖株式会社2016秋季拍卖会上拍得一件《濠梁鱼乐图》手卷。此卷为绢本水墨,淡设色,画心高23厘米,长445.5厘米,卷末款署“方证”。卷前有引首,卷后有明代书法家文肇祉题跋。因拍卖方未能查考到方证的生平资料,故将此作品标为明代。

    此件作品用笔流畅,线条疏朗,以水墨为主,设色雅淡,画面布局疏密得体,渲染有度。全卷描绘了明漪清澈的水下,荇藻摇摆,游鱼参差,悠然自得,各种鱼类神采如生,跃然画上;鱼群时聚时散,生动活泼,堪称神逸之作。

    这件方证的《濠梁鱼乐图》与上述几件宋元画鱼作品比较,从形式上看,颇为接近宋代的两件作品,同样为手卷,水墨淡设色,而从用笔上看,又近于元代的作品,墨色渲染比宋代绘画更为雅淡,同时更突出线条的作用,即所谓“骨法用笔”,水藻以没骨法画成。可见此卷既有对宋代院体画的继承,又透露出元代文人画的气息。

    黄柏林先生拍得后,经过反复查考,终于发现此卷作者为宁波画家方证,此画的创作年代也并非明代,而是元代。此画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件方证作品。

    此画卷后有明代文肇祉书于万历甲申(1584)的题跋(图1),释文如下:

    古之画鱼者,唐时有若袁嶬,河南开封人,评者谓其得噞喁游泳之状,非世俗所画皆庖中物也。宋时则有若杨晖,江南人,论者谓其得扬鬐鼓鬛之态,兼有风藻水荇之活动也,元时则有危道人,其不知姓名,亦不知其何许人,后见其居麻姑山,盖有道者,亦工画鱼。今观此卷,名书方证,未考其何时人,但其状集诸家之长,而笔意精妙,至于翠带牵风,得杜家诗意,而游潜迴跃,非刀机间物状,可谓景物虽少而意常多,诚如前辈评赵叔傩之画禽鱼也。讷庵范丈持以示余,留案头数日,展玩良久,因题数语归之。

    时万历甲申清明前二日,文肇祉书于长安寓舍之见心庵(钤:文氏基圣、肇祉私印)

    此跋作者文肇祉(1519—1587),字基圣,号鹰峰,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文彭之长子,文徵明之长孙。曾任上林苑录事。诗文草隶,与其父文彭相近。

    文肇祉在跋中列举了历代画鱼名家,而关于此卷的作者方证,却表示不知其为何人,但称赞此画“集诸家之长,而笔意精妙……可谓景物虽少而意常多”,同时,跋中透露了此画当时的收藏者是“讷庵范丈”,这个“讷庵范丈”即宁波著名收藏家范大澈。

    收藏大家 竞相搜求

    范大澈(1524—1610),字子宣,号讷庵,浙江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明代著名藏书家、书画收藏家。他是藏书家天一阁主人范钦的侄子。嘉靖二十八年 (1549) ,二十六岁的他随叔父范钦游京师,题诗于塔壁,被大学士慈溪袁炜发现,延聘为塾师,居京师三年,官补国子生,后被内阁首辅徐阶推荐为掌记室。三十七岁时,仕官鸿胪寺序班,曾七奉玺书,出使琉球、辽东、朝鲜等地区,进秩二品。著有《碑帖记证》《灌园丛谈》《卧云山房遗集》。

    范大澈一生酷爱藏书,每次遇到自己喜爱的孤本写本,“必苦求借之”。他的藏书志向,源于向叔父范钦借书一事。范钦归乡后,筑“天一阁”,藏书富极一时,范大澈多次向叔父借阅,因范钦订有“书不出阁”之规定,没有应允,范大澈遂发愤遍搜海内秘籍,“月俸收入,均以购书”。范大澈在宁波西郊建别墅“西园”,内设藏书楼“卧云山房”,专门储藏书籍、印章、法书、名画。从后跋可知,此卷方证《濠梁鱼乐图》当年即为范大澈“卧云山房”之藏品。

    清代郑梁在《为陈怡庭寿范简岩七十序》中记载:

    鄞邑好古藏书之家,丰氏而后推范氏。然人知司马东明公之所藏特富,而不知鸿胪讷庵公为其犹子,其所藏不止如南北阮也。……拟诸司马,正如石崇之与王恺矣。

    文中的司马东明公即范钦,鸿胪讷庵公即范大澈,而丰氏指的是宁波另一位收藏家丰坊。

    在范大澈的同乡前辈中,藏书家丰坊虽年长他三十二岁,却因为相同的爱好,两人相交甚契。丰坊(1492—1569),字人叔,号南禺外史,浙江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明代著名书法家、收藏家、鉴赏家。嘉靖二年(1523)进士,授南京吏部考功主事。官至礼部主事。丰坊早年致力于藏书,盛年转入书画碑帖收藏。晚年因吏议免官,并遭天灾人祸,以致穷困潦倒,寄居于寺庙,病逝于僧舍。著有《南禺集》。

    丰坊盛年时曾写过一封长信给范大澈,委托范大澈帮其搜集散落于各地的法书、碑帖、名画,信中详细罗列了他想购买的书画碑帖名单。此信既是丰坊与范大澈友谊的见证,也是研究丰坊的重要资料。此卷墨迹有幸流传至今,现藏上海图书馆,名为《南禺书画目》。《南禺书画目》中欲求购的绘画名单中,罗列了唐代至明中期画家画作,其中有晋代顾恺之的人物、陆探微的人物,直至元代王冕的梅花、明代沈周的墨花、文徵明的翎毛,其中也有方证的鱼虾。丰坊与范大澈同为宁波收藏大家,都曾搜求方证的鱼虾作品,可见当年方证的鱼虾画在宁波一带应极为著名。

    博采众长 笔意精妙

    查《鄞县志》《宁波府志》、成化《四明志》《浙江通志》,都有关于方证的记载,内容大同小异,其中《浙江通志》第一百九十六《方技》中的记载最为详细,兹录如下:

    方证,字屼山,元代鄞县人。画花果、海错,极具生意,工花卉、鸟兽,皆臻神品。

    方证画花果鱼错、董笔潭画鹰、王立本画花卉、郭宗茂画水墨花鸟,皆称绝品。

    由此可知,方证是元代宁波的著名画家,其画的鱼与同时期奉化董笔潭画的鹰、鄞县王立本画的花卉、鄞县郭宗茂画的水墨花鸟并称为绝品。四位宁波名画家中,唯方证因作品罕见,画史中记载极少,导致后世声名不显,所以,此画的发现,填补了宁波美术史上的一个空白。

    审读此卷,不难发现,此画正如文肇祉在跋中所赞:“集诸家之长,而笔意精妙”,而且还带有极其明显的地域特色。画中的鱼类均为宁波一带常见的鱼种,既有淡水鱼如红鲤鱼、鲫鱼、鲢鱼、乌鳢鱼、塘鲺鱼、土步鱼、尖嘴鱼,也有海鱼如梅鱼、大黄鱼等(图2),画上的有些鱼我们叫得出土名,却不清楚其学名,有些鱼多年前还很常见,现在已经不易见到了。作者之所以把河鱼和海鱼合于一卷,很可能是因为宁波甬江距东海不远,海鱼常会溯流而上,与江鱼共生。各种鱼儿或聚或散,悠然游弋于画卷之中,展现出一片自由自在的景象。画上的鱼栩栩如生,可见方证一定是通过长期的观察与写生,才能把这些鱼画得如此形神毕肖。他更将其中的红鲤鱼作为主角,似乎要跃出画外,有取“鲤鱼跃龙门”之意,也有“年年有余”的吉祥寓意(图3)。朗日晴窗之下,赏读这卷七百年前乡贤所作图卷,知人们对吉祥如意的希冀,古今如一。

    此卷《濠梁鱼乐图》极可能是方证的传世孤本,是一件具有宁波地域特色的重要文物。此画明代以后流传日本,有幸保存至今,今日复归故土,入藏慈溪见大草堂,既是一段收藏界的传奇,也是见大草堂主人黄柏林先生三十余年来竭力购求宁波历代乡贤之作的又一重大收获。正因如此,近日中共宁波市委宣传部为黄柏林先生设立艺术鉴赏工作室,也并非偶然了。

    (本版图片由胡迪军提供) 

    胡迪军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