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三江特刊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3月09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小”城镇,谋“大”蓝图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 规划在行动

东钱湖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示意
慈城小城镇清道观门户提升效果示意
梅林美丽城镇生态保育行动示意
东钱湖镇整体风貌景观结构
大堰镇县江两岸整治效果示意
慈溪市周巷片城镇空间发展策略

    记 者 杨绪忠 通讯员 王权 陈玉飞

    图片由宁波市规划局提供

编者按

    小城镇作为城与乡的“纽带”,一头是华灯璀璨的城市中心区,一头是小桥流水的美丽乡村,“提升城乡品质,建设美丽宁波”在抓牢两头的同时,小城镇也不能掉队。全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正是这样一声号角,吹响了小城镇补短板,提品质的攻坚冲锋号。我市112个小城镇在这一行动的带动下,正齐头并进补齐短板,加快转型,提升品质,完善配套,真正成为社会发展和城乡统筹的生力军。

    “加强规划设计引领”是本次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一大特色。善作者善成,善始者善终,为小城镇的发展谋划一张美好蓝图,绘就一条实现路径,正是整治工作的首战目标。为此,市规划局上下联动、迅猛发力,通过出台技术标准管好规划源头,深入乡镇一线建立工作网络,组织专业人员实现精准服务,强化成果审核保障方案质量等一系列举措,推动以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编制为核心的规划设计引领工作高效开展。

    未来几年,随着整治规划的逐步落地,甬城大地上一个个魅力小城镇将与美丽城市、美丽县城、美丽乡村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共同构筑一副迷人诗意的画卷。

    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在市规划局的统筹引领下,经过各乡镇、街道前一阶段的努力,全市112个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正逐步出炉。各地在做好“三整治”规定动作的同时,更注重深挖特色要素,因地制宜做精自选动作,从文化弘扬、生态构建、风貌塑造、产业升级、民生供给、理念更新等方面入手,涌现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优秀整治方案。

    紧抓文化内核 挖掘人文情怀

    一千年宁波建城史,留给了甬城小城镇最为珍贵的历史文化与民俗文化资源,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不但是要把小城镇整得干净整洁,做好“面子”问题,更要打好文化牌,做好乡愁文章,抓住文化内核,做精小城镇的“里子”。

    江北慈城镇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依托江南第一古县城现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形成“一路一河一门户,四街一园多节点”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主体结构。致力于凸显慈城古县城历史风貌、提升慈城镇生活旅游魅力。

    象山茅洋乡,在此次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中,依托乡镇特有的农民画文化、红色文化、山水文化以及当地的渔文化。通过功能完善、环境提升,打造以渔村文化为特色,集居住、商贸娱乐、旅游服务功能于一体的体现童画风情的原乡生活镇区。

    构建生态网络 打造宜居乡镇

    青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宁波地处江南水乡,四明山麓,众多小城镇拥有丰富的青山绿水资源,打好生态牌,构建生态网络,打造宜居乡镇,将绿水青山真正的变成百姓的金山银山,就成了这些乡镇做好小城镇特色提升工作的必由之路。

    宁海梅林小城镇立足全域山水资源丰富优势,通过以生态环境秀美为引领的“五美战略”,提升整体人居空间的环境品质,提升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以全域景区的策略打造美丽梅林,亮化山水,使山水可游、城镇可玩、乡村可乐,全面构筑宁海后花园。遵循“生态、生产、生活”三生相宜的原则,提出了“雁山凫水,享寿梅林”、“ 乐活小镇,休闲梅林”和“宁北新城,养生梅林”的三大方案,争取打造生态环境优美、服务功能完善、产城有机融合、人文气息浓郁的宁北新梅林、城市副中心,成为宁海美丽县城的门户和窗口,新型城镇化的示范与标杆。

    海曙章水镇位于宁波西部山地区域,其优美的山水自然条件,塑造了章水镇“四明锁钥,两皎咽喉”的美誉。此次章水镇小城镇综合整治规划,根据章水镇生态特色,通过功能提升、交通组织、空间优化、风貌提升和文化注入,提出打造“生态优美、环境宜居的山水旅游型小城镇”

    海曙龙观乡围绕“乡居形态美、发展业态好、生态环境优、宜居心态佳”的总体目标,把牢生态保护主线,大力实施“三地四乡”战略。通过提升景观环境,协调建筑风貌,打造特色风情街区;深化民生设施,提高城镇“宜游、宜居”生活品质;并通过打造国家卫生乡,打造旅游强乡,打造海绵生态乡的三步走目标。塑造“龙泽八方,蔚为大观”的城镇新形象。

    塑造风貌格局 提升城镇品质

    小城镇由于其发展的相对自发性,风貌控制上一方面不如城市中心区那样管控严格,另一方面又不如农村相对集中易于管理,往往出现风貌凌乱、形象不佳的现象,成为整个城市的形象品质洼地。本次整治行动中,许多乡镇以问题为导向,从风貌塑造切入,着力提升小城镇形象品质。

    东钱湖镇是宁波新时期“江湖港桥”的重要节点,是城市中心区向外围东钱湖景区过渡的区域,此次东钱湖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以一条门户干道、一条莫枝老街、一条沿山干河、一个殷湾古村和多处滨水节点为载体,形成城镇主要发展轴线,构筑融合湖-山-河-城-镇-村的整体风貌体系,提升整体城镇环境品质。

    促进产业升级 形成品牌效应

    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也是推进小城镇生产方式转变,促进小城镇产业升级的过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小城镇的业态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城镇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找准市场需求,实现产业升级,让百姓在整治行动中获得切实的收益,也是许多乡镇在整治规划编制中不断思考的问题。

    奉化大堰镇围绕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和特色民宿基地两大优势,从空间品质、驳岸设计、生态保护和产业提升等四方面进行特色研究,进一步强化“省级十大特色名宿基地”的知名度,进一步树立“青山绿水”、“恬静闲适”的“归园山居小镇”形象。擦亮特色民宿基地的金招牌。

    强化民生供给 服务百姓生活

    抓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过程就是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过程,是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过程。本次整治行动中,许多小城镇针对没有城市的配套水平,却有一身“城市病”的现状,着力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配套,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大幅改善人居环境,让人民群众在小城镇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慈溪周巷镇在“两城两基地”城市定位和目标指引下,结合周巷片现状城镇形象不突出、配套短板缺口大、城镇向心力不足等问题,提出重点打造周巷“1399”全面整治工程,分级分类完善公共设施配套,综合提升城镇发展活力,强化线性空间、城市主入口景观节点、公园绿地的建设,努力改善人居环境。

    转变发展理念 探索“双修”之路

    “城市修补、生态修复”是指用再生态的理念,修复城市中被破坏的自然环境和地形地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用更新织补的理念,拆除违章建筑,修复城市设施、空间环境、景观风貌,提升城市特色和活力。小城镇环境整治行动,不是鼓励小城镇“摊大饼”式的野蛮增长,而是希望以一种渐进式的修补方式,实现城镇空间使用效率的提升。

    慈溪鸣鹤镇在整治规划中,明确将城市双修作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基本理念,立足现实基础,结合鸣鹤古镇的总体目标和功能定位,充分利用鸣鹤古镇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山水资源优势,通过渐进式的修补与修复方式“显山水,优化生态格局”,“展古韵,彰显古镇风采”,“出形象,提升古镇品质”,实现城镇环境面貌显著改善、公共秩序显著改观、服务功能持续增强、管理水平持续提升、地域特色更加鲜明。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