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丹文 最近,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意见强调:到2025年,要基本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普及、交流、传播平台,必须旗帜鲜明地担当起这一责任。 在当下的一些电视荧屏和部分都市报上,低俗文化、明星文化、网络文化、快餐文化等大行其道,这是不争的事实。打开电视,人们不难发现,晚间九、十点黄金档的节目都被综艺节目、真人秀或者所谓热播剧所占据。一些节目以明星隐私为吸引观众的法门,格调档次不高,呈现出“娱乐至死”的趋向;一些所谓热播剧热衷于神仙、志怪、穿越、奇情,有的古装剧对中华文化进行了破坏性、曲解性的传播,败坏了观众的欣赏口味,降低了大众审美水准。而读书、讲坛等文化性栏目,则被放在了深夜时段。 所有这一切,都与部分媒体的认知有关。阅读率、收视率等所谓市场指标成为了取舍的标准。一些媒体片面地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正统文化、传统文化,在当下没有人关注,不吸引眼球,不创造所谓的“效益”。而一些媒体对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能力欠缺,不能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来进行传播。 其实,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下不是没有市场,而是我们缺乏创造性转化的能力。像前段时间大为火爆的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借鉴了综艺秀的做法,把打擂台、百人团、看沙画、猜古诗等新形式贯穿于整个节目中,新意迭出。专家们恰到好处的点评和背景介绍既生动又情趣盎然,还传播了诗词中所体现的各种其他中华文化,可谓既创造了收视率,也吸引了新的观众,更完成了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传承。如果我们的媒体都能这样古为今用、寓教于乐、寓文于娱,那么就可以把传统文化精髓融入时代语境,与当代人更好地同频共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是僵化的文化,随着时代的前进,它会创新发展,媒体更要提高对这些发展和成果的呈现能力。我们既要怀着敬仰之心传播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又要把中华文化最新的研究成果呈现给大众。著名学者许嘉璐对此曾有形象表述:“优秀传统文化不是摆设,不是只供学者研究的对象,而是养成民族灵魂的最好营养。如果传统文化只存在于学者的书斋里或研讨会上,那么我们也可以说,它已经死亡了。”要让中华传统文化活在人们心中,就必须打通学术研究与大众接受间的“樊篱”。而这个过程,就要有担当的媒体来完成。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媒体必须保持足够的定力。汉字文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代表。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网络用语进入,让纯洁的中国汉字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汉字所承载的意义和精神正被“无厘头”式的网络用语所消减、误用。面对网络大潮,一些媒体认为,用了网络语就是“亲民”接地气的表现,于是“蓝瘦香菇”们大行其道。殊不知语义的消减、错乱必将导致一个民族精神和性格的“无厘头”。媒体特别是纸媒不能向一些网络世界的用词粗鄙化靠拢。 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媒体为哪种文化提供平台、如何引导受众接受,是某种文化“胜出”或占上风的决定性因素。所以,媒体机构和媒体人更要提高对继承中华传统文化自觉性的认识,除了直接传播好外,也需在日常的新闻报道中,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的核心价值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