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惠金融帮助宁波科技创新型企业茁壮成长。(张正伟 邢永春 摄) |
实习生 金 鹭 本报记者 张正伟 【热词】 普惠金融 在控制总杠杆率的前提下把降低企业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推动降低金融、铁路货运等领域涉企经营性收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针对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突出问题,加大补短板力度……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金融机构要突出主业,下沉重心,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防止脱实向虚。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大中型商业银行要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国有大型银行要率先做到;实行差别化考核评价办法和支持政策,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发挥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作用,强化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的功能。 【权威解读】 利用数字技术,将普惠金融送入千企万家 偏远落后地区金融服务覆盖率低、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城镇化造就社区金融新蓝海……中国目前在普惠金融方面的需求非常大。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的“金融改革与发展”记者会上指出,要利用数字技术,即利用手机、电脑等移动设备来推动金融服务,满足社区和偏远地区居民对普惠金融服务的需求。 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既是金融顺应数字化时代的客观要求,也是解决普惠金融现实难题的重要手段。相比于纸币,数字货币不仅能节省发行、流通带来的成本,还能提高交易或投资的效率,提升经济活动的便利性和透明度,优势明显。 我国目前普惠金融发展还存在科技力量发展不充分、政策制度不完善等缺陷。因此,央行将会同相关部门和科技企业出谋划策,齐头并进,积极推动数字金融的发展,进一步推广普惠金融。 “政府将给予金融机构更多政策激励机制,对扶贫再贷款也加以支持,并学习世界各地好的经验。”周小川说,央行将和银行金融机构共同促进,监管层也将鼓励科技企业加大技术支持力度,排除数字金融推广的障碍,让基层金融服务更好地走入千企万家。 【宁波声音】 精准可持续推进,建设普惠金融综合示范区 去年以来,我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落实国务院《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通过“甘霖计划”推动金融服务下基层、进企业。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我们努力把握自身发展需求和地区经济增长需要,通过开展普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行长宋汉光说,2016年,宁波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数字化精准服务,推动金融支持“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个人合理住房贷款、科技金融试点,成效显著。 通过普惠金融示范区建设,我市完善了宁波市中小微企业信息服务平台,采集21类3.2亿条信息,为全市78.8%的农户建立了信用档案;建设宁波市金融IC卡多应用平台和移动金融公共平台,全年新增手机信贷190亿元,其中支农支小贷款达36亿元,同比增加149%;推进助农金融服务点标准化建设,实现金融服务行政村全覆盖;率先关闭金融IC卡降级交易渠道,提升市民使用移动金融服务的可靠性。 “今年是我市普惠金融综合示范区试点的攻坚之年,人行宁波市中心支行将根据试点方案深入推进。”宋汉光说,宁波银行业金融机构将出实招、想办法,提高工作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全面提升金融服务的整体水平。 今年,我市普惠金融工作将推进“信用立民”建设,整合信息资源,采集商业交易信息,加大风险量化评估和数据挖掘力度,将宁波市中小微企业信用服务平台升级为宁波市普惠金融信用服务平台。提升“科技利民”水平,加快推广安全移动终端。宁波银行、民泰银行和鄞州银行将加大投入,扩大手机信贷业务规模。发挥“支付便民”作用,3月1日启用金融机构联网方式办理取现业务,配合做好社保卡综合应用项目,逐步实现就医费用在社保和金融账户同步结算机制。 此外,人行宁波市中心支行还将优化结构,对符合条件的法人机构、农行县域支行或三农事业部继续执行差别化的存款准备金率;运用再贷款、再贴现工具,加大对经济薄弱环节、科技文化等领域的支持力度。突出重点支持“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结合直接融资、信贷资产证券化、融资租赁等方式,加大对战略性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的投入,对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八大工程实行一对一专业服务。 【民间期待】 实施普惠金融,是金融服务向小微、“三农”、特殊群体和相对薄弱地区拓展,为社会各阶层享受更加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提供途径,是提升社会福利、加强社会保障和保护弱势群体的重要举措。农业银行做好普惠金融服务,是应该承担的政治使命和社会责任。今年,我们希望相关主管部门做好规划,加强指导,让银行业金融机构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升“三农”金融服务能力。加快电子渠道功能升级,丰富移动金融产品,进一步提升渠道服务能力。此外,希望能够牵线搭桥,协同做好普惠金融产品的创新推广和减费让利工作,切实减轻小微企业负担。 ——农行宁波市分行行长 彭超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