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 资料图 |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加快建设国际港口名城,努力打造东方文明之都”的奋斗目标,并明确“我们所要建设的国际港口名城,应该是宁波舟山港世界强港地位确立,创新发展动能强、城市极核功能强、高端要素配置能力强的港口名城;应该是港口经济圈与宁波都市圈互动融合发展,制造业创新中心、经贸合作交流中心、港航物流服务中心地位凸显的港口名城;应该是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发展水平比肩国际同类城市,具有较高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港口名城。”这一表述,既科学总结了宁波港口城市历史演进轨迹,又瞄准新时期宁波发展新方向新坐标,也符合名城建设的理论内涵,体现了时代特征、国家战略以及宁波追求,将对宁波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詹荣胜 刘兴景 孙立锋 马丁玲 一、多视角阐释了国际港口名城的概念内涵 概念是反映事物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方式和逻辑抽象,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事物对象特有的本质属性总和。明确概念内涵是人类认识事物、区分对象的前提和基础。国际港口名城与国际港口城市、历史文化名城等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关于国际港口名城的表述从不同视角进行了全面阐释。 1、牢牢把握宁波港口城市建设历史演进规律 港口是宁波最大的资源,港口的兴衰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宁波的前途命运。从唐至清,宁波作为东南沿海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始终是中国港口城市的典型代表。历次宁波城市总规划、党代会等都强调了宁波作为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目标定位。1980年市第五次党代会上,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化的港口城市”。1994年市第八次党代会,进一步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奋斗目标。2012年,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在2016年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这是一个认识不断提升、内涵更趋丰富、蓝图逐步实现的建设历程。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外环境正发生深刻的变化,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关于国际港口名城的表述,既传承历届市党代会的精神内涵,又与时俱进,把握世情、国情、省情新变化对宁波提出的新要求,注入新的动力,注入新的内涵,着力推进宁波港口、产业、城市创新转型,实现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的高级化。 2、牢牢把握宁波城市发展的时代要求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宁波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成绩斐然。2016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41.1亿元,财政总收入完成2145.7亿元,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9.15亿吨,继续位居全球第一,集装箱吞吐量2156万标箱,居全球第四,实现了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阶段目标。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长三角地区将迈入都市圈同城化加速推进新阶段,浙江省正奔跑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跑道上,宁波处在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关键时期,省委要求宁波“早日跻身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实现这一要求,就需要对宁波城市发展的目标方向重新审视。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关于国际港口名城的表述,紧紧围绕“早日跻身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总要求,对标国内大城市争先进位,着力做强中心城市极核功能和经济实力,提升城市的国际影响力。 3、牢牢把握名城建设的理论内涵 名城是个抽象的概念表述,没有统一的定义。目前,理论界研究较多的是“历史文化名城”,全国专门成立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学术委员会。一般认为,一个城市要成为历史文化名城需具备优秀的历史文化、精美的建筑遗存、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一座城市往往可凭借经济实力赢得知名度,但却需要拥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度的城市文明,才能获得文化名城的美誉。例如,巴黎有浪漫和艺术文化,雅典有奥林匹克文化,伦敦以博物馆文化闻名于世,港口名城无疑也是历史文化、港口影响力的综合体。宁波城市的产生及其发展与港口开发紧密相连,港口的发展为宁波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开放诚信的商业文化深刻地融汇于宁波精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关于国际港口名城的表述,遵循了名城建设的一般规律,发挥了港口独特的功能,彰显了以港口文化、商业精神为特色的城市文化个性,擦亮了港口城市品牌。 二、国际港口名城是国际港口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 国际港口名城是世界港口城市建设的金字塔,处在配置全球高端港航资源的枢纽城市地位,也是全球各大港口城市努力的目标方向。从国际港口城市到国际港口名城,两者虽然只有一字之别,但是内涵与要求其实有着很大不同,这不仅体现在城市功能和经济实力上,还表现在城市影响力、竞争力和开放度等方面,国际港口名城是国际港口城市发展的升级版。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国际港口名城是城市综合体,涵盖经济、港口、开放、文化、社会、生态等诸多领域,具体可从六个方面进行解读: 1、创新驱动力强、港口经济特色鲜明,具有强大综合竞争力的经济强市 放眼全球,港口名城无一不是经济实力雄厚、主导产业突出、创新创业环境优越的活力之城。宁波建设国际港口名城需要更为强大的经济支撑,一是在经济规模处于全国同类城市前列,经济增长保持长期稳定向好,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综合实力位于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二是制造业基础和科技创新能力雄厚,创新对城市发展的驱动作用明显,具有国际一流的创新创业环境,能够创造出世界领先的技术、产品和服务,是全国重要的“双创”城市;三是港航物流服务引领产业发展趋势,港口高端资源配置能力和国际话语权较快提升,现代航运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航运服务体系高效,海洋科技研发和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 2、多式联运发达、港口设施智能高端,能引领港口发展方向的港口城市 国际港口名城是现代港口开发建设的引领者、示范者。宁波建设国际港口名城,一是要拥有世界一流的港口设施,包括一流的深水码头和航道;二是要拥有发达的海陆空多式联运网络,是国际物流枢纽中心;三是要拥有智能、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港口管理与服务处在世界领先水平;四是要以建设绿色港口为标志引领港口低碳发展,绿色发展成为现代港口建设的重要内容。 3、城市综合功能完善、极核功能强大,高端港航要素集聚的现代化国际都市 纵观世界港口名城,港口发展都与城市经济形成良性互动,繁荣的贸易和金融使港口城市的地位经久不衰。国际港口名城是一座城市极核功能强、高端要素配置能力强的国际都市。宁波建设国际港口名城,要具备以下方面:一是城市品质高水平发展,智慧城市整体发展水平迈入国际先进行列,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具有优质的国际商务环境,能够提供高效、便捷、准确、舒适的生产生活服务;二是现代港航服务体系完备,能够汇集全球港航资本、航运人才、物流信息等高端要素,为个人和企业提供最佳发展机会和空间;三是具有先进的社会治理体系,高效的行政架构和管理体制,保障港航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 4、开放地位凸显、国际化程度高,国际商务往来便利和人文交流活跃的开放门户城市 国际港口名城是以港口的开发开放为引擎,具有较高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全球城市。宁波建设国际港口名城,要展现如下特质:一是国家级对外开放大平台集聚,外向型经济发达,成为我国发展深化对外开放的新高地;二是国际贸易、航运、物流、金融等经济活动集聚,能够主动参与全球化深化进程,成为推进国际投资贸易便利化的先行城市;三是多领域、多渠道、多层次官方交流和民间互动活跃发展,聚集一批国际性组织机构,“宁波帮”、甬商文化国际影响力提升;四是信息资源利用和开放水平高,可以将城市的信息资源作为生产要素融入世界经济大循环。 5、具有全球影响力、世界知名度,以港口文化为核心的历史文化名城 港口文化是一个港口城市成为名城的必备属性。宁波建设国际港口名城要传承发扬源远流长、世界认同的港口文化,一是展现港口文化历史传承性,在宁波这座城市,古往今来的港口城市文化都得以沉淀、继承、展示和发扬;二是展现港口文化国际性,港口城市文化能适应引领国际潮流,拥有世界知名的港口文化研究院所或研究机构,拥有具备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媒体、杂志和论坛;三是展现港口文化开放包容性,发挥港口城市“海纳百川”的商帮精神和“有容乃大”的文化属性,成为不断吸收、融汇各种文化,实现中西文化碰撞和交流的所在。 6、城乡区域差距小、经济社会协调,实现生产生活生态更“优”共融的均衡化发展城市 实现均衡化发展是贯彻协调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也是港口名城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宁波建设国际港口名城,要突出以下方面:一是城乡区域均衡发展。南北区域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陆海统筹、山海协作更为高效合理,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向城镇和农村地区延伸、覆盖。二是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相得益彰。坚持民生优先,实现经济发展为民惠民,市民生活品质不断提升,成为学有优教、病有良医、劳有多得、住有安居、老有善养、闲有所乐的最具幸福感城市。三是生产生活生态实现更“优”共融。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发展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逐步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化,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生态优美、环境友好成为宁波的金名片。 三、国际港口名城建设的主要着力点 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建设“名城名都”是宁波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推进“六化协同”战略是实现路径,还需要研究的问题就是做好抓手的设计、工作的落实。我们认为,加快建设国际港口名城,当前应重点把握以下五个方面: 1、做强做优港口经济和智能经济 坚持创新低碳智能发展,加快构筑以智能经济为引领,港口经济为支撑的现代产业集群。强化重大创新平台作用,争创国家级梅山新区,将杭州湾新区打造成为航母级产业大平台,高水平推进新材料科技城、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航天智慧科技城建设;扎实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积极创建浙东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努力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制造转型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争创全国智能经济发展先行示范区;推进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和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加快建设海洋经济核心示范区,创建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电子商务、贸易会展、港航物流、临空经济等高端服务业,形成一批高端高质的海洋优势产业集群。 2、建设世界一流的综合交通枢纽 以打造世界强港为目标,加强宁波舟山港在综合规划、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港区开发、海事航运服务、口岸监管等领域深度整合,提升港口品牌国际知名度;推动港口经济圈与宁波都市圈互动发展,加快构建内畅外联大交通网络,建成金甬铁路,开工建设沪嘉甬铁路、甬舟铁路和都市圈城际铁路,完善铁路场站布局,加快栎社国际机场三期建设,打造海铁联运、江海联运、海空联运等多式联运体系;加快建设更具国际影响力的港航物流服务中心,大力发展航运物流产业,做大做强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积极搭建“网上丝绸之路”。 3、增强中心城市的极核功能 创建宜居、宜业的创新创业环境,全方位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加快推进“三江六岸”品质大提升,高起点谋划东钱湖区域发展,营造包容、开放的社会氛围,吸引更多有价值的外部资源,实现人才荟萃、创新集聚;推进消费便利化,加强新兴消费领域产品和服务供给,打造面向长三角区域的国际化商贸商务服务新兴城市,争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按照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要求,创新体制机制,创建新型智慧城市,强化公共服务,打造服务宁波都市圈、辐射浙江和长三角的国际化高端社会服务中心。 4、加快城市国际化 实施更加主动的国际化战略,强化经贸、产业、社会等多领域合作。加快推动双向大开放,高起点打造一批国别产业园,整合提升现有开放平台功能,扩大利用外资领域,提升对外贸易水平,积极培育本土跨国公司,打造国际贸易中心城市,争创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综合试验区;加强国际人文交流,举办高级别国际峰会和专业论坛,提升海外·宁波周等平台影响力,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办医;营造与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探索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探索境外人员在华管理、国际性组织活动管理等涉外管理体制,打造服务国际化的居住环境。 5、深度开发利用港口文化资源 挖掘港口核心价值,弘扬港口特色文化,打造成为中外港口文化展示的窗口。开发港口文化资源,建设甬江文化创意带、北仑国际港口生产景观带、中官路创业创新大街等重要平台,加强宁波舟山港品牌建设与宣传;丰富国际港口文化交流,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交流平台,努力成为全球先进港口文化创新的策源地;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做优做实“书藏古今、港通天下”的城市文化品牌,增强市民文化获得感。 (作者单位:市发展规划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