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文明看宁波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3月17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迈向全域化高水平 逐梦东方文明之都

文明风动满城春

本报记者 张 昊

鄞州区福明家园社区党总支开展“先锋e号”党员志愿服务活动。
(严龙 裘金杰 摄)
社区文明创建丰富多彩。图为镇海后大街社区表演《十里红妆》。
(宁波文明网供图)
孔浦红梅社区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给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修趾甲、去死皮的服务。(记者 刘波 摄)
文明示范线建设深入推进。图为“绚丽浙东”之“溪上慈风”文明示范线中的慈溪方家河头村一景。(宁波文明网供图)
北仑村民登上文化礼堂演出经典剧目。
(张冬彦 摄)

    四明筑梦,春意葱茏。文明的种子在甬城处处播撒、萌芽、生根、勃发。

    整洁有序的医院、车站和市场,社区里满腔热情充满活力的志愿者,斑马线前面的礼让有序,服务窗口后的亲切微笑……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文明成为这座城市最明媚的春光。

    人的精神在凝聚,城市精神在升华。文明风动,吹拂满城春色。近年来,我市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不断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扎实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提高志愿服务制度化水平,加快推进全域化高水平文明城市建设,为打造“东方文明之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强大精神动力。

    今年的央视春晚上,第一次出现了宁波道德模范的面孔。除夕晚上11时多,在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之际,鄞州区百丈街道划船社区党委书记俞复玲,这位来自宁波的“小巷总理”代表全国道德模范祝福全国人民:“道德入人心,万事德为先。祝大家新春快乐,大德大福。”

    今年受邀亮相春晚的全国道德模范仅有5位。俞复玲亮相春晚,彰显的是社会对道德的尊重和推崇,更是宁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的铿锵步伐。

    106人当选宁波好人,49人当选浙江好人,10人入选中国好人榜,1人获得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提名,石智勇、马荣荣被评为“浙江骄傲”年度人物,“最美宁波人”评选揭晓10位年度人物……

    宁波不断健全完善宁波好人、最美宁波人、宁波市道德模范三级市民道德荣誉体系,放大凡人善举的光和热,一座座道德灯塔昂然挺立。俞复玲说:“荣誉不属于我个人,它归属于宁波市民集体,是‘爱心宁波·尚德甬城’社会风尚的集中体现。”

    去年,我市制定了《宁波市道德模范评选和待遇若干规定》,建立俞复玲、钱海军、张亚芬等一批道德模范工作室,发挥道德典型的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同时,大力宣传身边好人先进事迹,先后举办了6场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组织身边好人进村企、社区,扩大好人社会知晓率,引导人们见贤思齐。

    我市以项目形式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去年确定了诚信街区建设、婚丧礼俗整治、居家养老志愿服务等38个重点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

    “习总书记的亲切会见,令人振奋。总书记和我握手时,我对总书记说‘我是宁波的’。”去年12月,象山县塔山社区的陈淑芳家庭获得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殊荣,并赴北京领奖。

    我市切实加强家风家训建设,开展推荐最美家庭、五好文明家庭评选活动,6户家庭分别入选全国最美家庭、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我市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地域特色鲜明的群众性民俗文化活动,弘扬优秀传统美德,还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通过“中华经典进校园”、青苹果绘本讲读大赛等,涵育心灵,引领价值。

    用立法推进文明城市创建

    3月9日,《宁波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在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上审议通过。用立法的形式来规范文明行为、推进文明城市的创建,宁波写下了将精神文明创建纳入法治化轨道的新篇章。

    文明创建只有“进行曲”,没有“休止符”。我市实施了“文明有礼、整洁有序——做文明有礼宁波人”公民文明素质提升工程,围绕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文明出行、文明服务、文明礼仪、文明旅游、文明施工等系列主题活动生根发芽,还突出抓好“礼让斑马线、文明过马路、排队守秩序、礼仪待宾客”四项重点工作。其中,斑马线执法整治建成11条样板主干道,37条样板斑马线,使同类事故降低40%以上。如今在宁波的大小路口,每经过一条斑马线,迎面而来的公交车、出租车以及越来越多的私家车会主动礼让,刻画出“宁波有礼”的优雅身影。

    围绕提升社区创建品质,我市实施了社区文明创建提质行动,抓住社区文明创建和测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突出补环境卫生短板、公共秩序短板、创建氛围短板。全市各地全面排摸597个社区文明创建工作的现状,梳理出近400个重点整治的点位。指导推动各社区建设文明创建“一社区一品牌”,涌现了“百佳社区文明创建工作品牌”,在此基础上,大力培育“品质社区”,评议出了首届“宁波市十佳品质社区”。

    围绕提升顽疾治理能力,我市广泛开展文明创建顽疾治理,施行对账销号制,着力改善“四周边两部位”(菜场、学校、医院、车站周边和城乡结合部、管理区域结合部)环境秩序状况,提升城市文明整体品质。通过领导督查、“两代表一委员”督查、区域交叉检查、部门专项测评、第三方测评等手段,加强对基层创建的督促指导,同时充分发挥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作用,推动问题得到及时整改。宁波市文明创建市民寻访团还积极组织开展了“四周边两部位”专项督查和市民巡访活动。宁波大学东门商业街在短短三个月时间内换身为“青年云创小镇”,为宁波大学30年校庆增色添彩,受到广大师生和宁波帮乡贤的好评。镇海轮渡码头、象山县第一人民医院、宁海县第一医院等一批重点整治点位也取得了实质性成效。

    农村文明品质进一步提升

    潮起斑斓海岸,沉醉渔家风情;踏足五彩四明,享受山林野趣;欣赏绚丽浙东,领略古韵遗风……随着去年以来我市重点推出的“斑斓海岸”“五彩四明”“绚丽浙东”三种类型农村文明示范线陆续开启,宁波的乡村不仅步步是风景,还处处有文明。

    在全面推开农村文明示范线创建后,我市制定出台了《宁波市农村文明示范线创建行动方案》,针对宁波农村的地理风貌和自然环境,重点推出三种类型文明示范线。目前,全市已确定了“桃花源里”“溪上慈风”“魅力太白”“商帮寻根”“花香柴桥”等11条各具特色的文明示范线和155个文明示范村,完成市本级三条文明示范线的启动,农村文明示范线连片共建、整体推进的效果逐步显现,成为我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与特色品牌。

    去年,我市还大力推进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按照“四无”工作目标,全面深入开展大清扫、大清理、大清运活动,农村环境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市积极巩固全市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工作成果,制定出台《宁波市农村环境卫生督查考核办法》,建立健全农村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机制,开展的第二批宁波市“最洁美村庄”推选活动吸引了80余万人次参与,通过推荐、评选与决赛等多个环节,评选出了10个第二批宁波市“最洁美村庄”和10个“最洁美村庄”提名奖,讲卫生、求洁美正逐步成为农民群众的自觉追求。

    “三美乡村”建设持续深化。我市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召开全市美丽乡村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场会,推进文明村镇建设,举办文明村镇创建研修班,广泛开展移风易俗主题活动,大力推进婚丧礼俗整治,开展新一轮城乡结对共建文明活动,推动宁波实现“乡风民风美起来、人居环境美起来、文化生活美起来”。

    青少年健康成长环境更加优化

    全面推开文明校园创建、扎实推进“美丽校园”建设、启动实施中小学德育精品课程建设、探索建立中小学德育“135”工作模式……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就像社会的一双大手,帮助孩子走好成长的每一步。

    形式多样的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在我市蓬勃开展。海曙HS2017次首班“文明礼仪专列”开进镇明中心小学实验校区、当代雷锋孙茂芳“五小精神”进校园巡讲、市职教中心将文明班级的目标融入特色班级创建……让文明走进校园,融入学校教育。我市多策并举,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充分发挥文明校园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校园文明创建初见成效,呈现出基础扎实、发展均衡、特色鲜明的新面貌,成为宁波精神文明建设的品牌。目前,我市已建成示范性文明学校243所,获评全国、省、市级文明单位(学校)100余所。今年,全市高校、中小学校文明校园创建参与率将达到100%。

    陶冶学生情操、美化学生心灵。我市大力开展未成年人道德实践活动,把握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未成年人清明网上祭英烈、向国旗敬礼等网上签名寄语系列道德实践活动,进行传统教育、形势教育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以小手牵大手方式,发动全市近80万人参与;开展了宁波市优秀童谣征集评比活动,收集作品3000余份,多幅作品被全省百首优秀童谣收入;组织开展了“庆六一、争六优”活动和“请让我来帮助你”大型广场公益活动,所得善款购买“六一”礼物,送给高山海岛留守儿童。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播撒到每个孩子心里,我市积极推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制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意见》,推广象山三所中小学校因地取材、因人施教、各具特色的德育工作典型经验。探索建立中小学德育“135”工作模型,启动实施中小学学科德育精品课程建设,进一步推进“万名好人进校园”活动,在孩子心中树立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价值取向。

    组建市级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志愿服务团队、举办全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骨干培训班、下发《宁波市留守儿童关爱实施意见》……我市加强校内外心理健康辅导工作的沟通联动,不断完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三级辅导工作网络,关心关爱未成年人特殊群体。

    构建宁波特色现代志愿服务体系

    今年3月,在第54个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中央表彰了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命名了第三批50个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50名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我市“梁叔叔帮你上学”助学团负责人梁斌荣获“最美志愿者”称号,宁波市城管义工协会荣获“最佳志愿服务组织”称号,北仑区红联社区荣获“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称号,奉化供电公司“小草”志愿服务队被命名为“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象山县公交公司副总经理陈晗荣膺“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称号。

    他们是这座洒满阳光的爱心城市中最动人的身影。宁波90多万志愿者用点滴行动凝结为温暖而坚定的力量,投身抗台救灾、春运、各类便民志愿服务中,推动邻里守望、公益集市、扶贫帮困、助老助残等志愿服务常态化开展,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闪耀在城市每个角落。

    近年来,我市努力构建宁波特色现代志愿服务体系,改革市志愿者协会,开展社会化运作管理;全面改造升级宁波志愿者网,推出宁波We志愿服务平台,建成供需对接、上下互通、全市统一的志愿服务网络管理系统;建立志愿者学院,构建具有宁波特色的教材体系、教学体系和师资队伍体系,开展志愿服务需求研究、问题研究和政策研究,举办全市志愿服务骨干和志愿服务需求方培训班;建立国际志愿者基地,传播国际志愿服务先进理念,培育现代志愿文化,开展国际志愿服务交流与合作,开发国际志愿服务项目;加强81890志愿服务中心功能建设,着重组建、培育和扶持发展专业志愿服务队,共有1830个志愿服务团队和9万多名志愿者前来注册、培训、开展活动,成为我市培育孵化专业志愿服务团队的重要平台。

    我市还不断完善志愿服务工作运行机制。建立统一的注册制度、可信任的服务记录制度,改进服务记录方式,提高可信度和公信力。建立有效的激励褒奖制度,推出荣誉评定、帮扶关爱、激励回馈等志愿者礼遇办法。评选表彰先进典型、举办慰问志愿者演出、建立优秀志愿者工作室等,引导人们崇德向善。建立关爱“好人”基金,为志愿者提供保险和困难救助,给予社区服务、社会公益等方面的激励回馈,从制度层面“让好人得实惠”。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