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陈敏 通讯员郭军 徐晨燕)整整5年,66岁的徐阿姨几乎每晚失眠,常常晚上只能睡两三个小时,慢慢地,徐阿姨开始出现头痛、乏力、不想做事,甚至不敢出门,更害怕独自在家,几天前,家里人将她送到李惠利医院失眠门诊看病。 李惠利医院失眠门诊的卢苗青医生告诉记者,徐阿姨属于典型的老年期睡眠障碍。而生活中,像徐阿姨这样深受失眠困扰的老人还有很多。 宁波市康宁医院采取系统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市区2106位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了匹兹堡睡眠量表评定,结果发现睡眠障碍有991人,老年人睡眠困扰总体发生率为47.06%。男性睡眠困扰发生率43.08%,女性发生率49.52%,女性高于男性。 调查还发现,2106名老年人中,1076名老年人患有慢性病,患有慢性病的比率高达51.09%,其中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存在睡眠困扰的有667人,发生率为61.98%,明显高于平均水平。 通过慢性病组与对照组老人在不同文化程度、经济情况、居住方式、吸烟情况与锻炼习惯方面的对比,老年慢性病患者所患疾病前三名是高血压(61.15%)、冠心病(22.21%)、糖尿病(19.33%),患者往往多种慢性病共存。 负责此次调查的宁波市睡眠医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周东升医生介绍,失眠容易引发慢性疾病,同样慢性疾病也常伴有睡眠困扰。调查显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睡眠质量与抑郁、焦虑情绪相互影响,睡眠质量越差,抑郁焦虑程度越高;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睡眠质量与认知功能同样密切相关,睡眠质量越差,认知功能的损害越严重。 从调查结果看,慢性病组有睡眠障碍、抑郁、焦虑以及认知功能障碍倾向的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海曙区的王大妈,因患有慢性肾衰竭,睡眠一直不好,靠每晚2粒安定维持睡眠,56岁那年因慢性肾衰恶化进行了肾移植,术后服用半年抗排斥药,又开始出现了早醒,凌晨2点多醒来,再也难以入睡。康宁医院心理咨询治疗中心睡眠专科医生认为,慢性病和服用抗排斥药都会增加抑郁和失眠的概率,对王大妈进行抗抑郁和催眠治疗,同时配合睡眠卫生指导,鼓励她多参加社区活动,王大妈失眠问题慢慢得到缓解。 周东升医生告诉记者,从这次调查看,老年慢性病患者中,男性睡眠质量好于女性,有配偶老人睡眠质量好于无配偶的老人,不吸烟的老人睡眠质量好于吸烟的老人,经常锻炼的老人睡眠质量好于没有锻炼习惯的老人。 伴有睡眠困扰的老人要警惕抑郁症的存在,特别是老年丧偶女性,爱好不多,家庭支持缺少的老年朋友,建议家人陪同来专科医院就诊,可以获得专业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