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明朗 “民生是为政之要,必须时刻放在心头、扛在肩上”,这是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发出的“强音”。改善民生,百姓关注度高,协调推进难度大,财政投入压力重,而且没有终点,必须正确处理各种复杂关系,才能持续深入推进。国内外一些经验教训也许能够给我们以启迪。 故步自封不可取,须尽力而为。随着经济发展,我国民生改善已取得长足进步,民生投入持续增加,学有所教、劳有所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困有所助的局面逐步形成,群众获得感普遍增强,但离百姓期待仍有很大提升空间。比如,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楼市尾大不掉、环境质量欠佳、住院一床难求、养老服务滞后等现象,仍难尽如人意。 其中,有些问题是工作不到位造成的。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表态,年内取消手机国内长途漫游费,赢得欢声一片。一个大国总理为取消手机国内长途漫游费这种“小事”操心,让人意外,却在情理之中。国内漫游成本“几乎为零”,已失去收费合理性仍旧照收不误,违背了市场规律和公平公正,政府当然应该出手。 又如,国家教育经费一直按照户籍拨付,致使一些农民工流出地政府“吃空饷”,随迁子女客观上挤占了流入地教育资源。财政部长肖捷在今年两会上表示,已实现“教育经费可携带”,即“钱随人走”,从而保证了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合理性。这说明,改善民生最体现群众利益,政府部门必须正视问题,制定更加符合实际的政策措施,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体系,人民才能感受到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实际效果。 高福利不可能,须量力而行。近年来,有一种声音,要求把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但也有意见认为不能脱离实际,否则会有很大的后遗症。笔者倾向于后者。百姓盼望口袋再鼓点、政府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再多点,心情可以理解,但决不能超过财政承受能力。欧美一些发达国家长期实行高福利制度,然而,“成也福利,败也福利”。近年来,高福利制度远远超过其经济增长水平,致使债务危机加剧,被迫实施“去福利”政策,百姓生活水平也跟着下降。先苦后甜甜上甜,先甜后苦苦中苦,往事越是甜蜜,“得而复失”的痛苦指数就越高,罢工、示威浪潮此起彼伏。 为避免重蹈欧美诸国覆辙,政府在资金分配、使用上,必须妥善处理积累与消费、眼前和长远、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决不能竭泽而渔、分光吃尽;办实事、兴办福利分清轻重缓急,确保有限资金优先用在群众最关心、最需要的领域,使影响和制约百姓生活品质提升的突出问题逐步解决。否则,乱开空头支票,吊高大众胃口,最终难免陷入骑虎难下的窘境。 “产业空心化”不可靠,经济持续发展须加力。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黄建平肯定了互联网给经济发展带来的推动效应,但认为目前浮躁的创业心态、开口闭口“互联网”的状态,俨然成为一种价值导向,他痛斥的“老公办一个企业,不如老婆去上海炒两套房”这类“产业空心化”现象,也的确值得高度警惕。宁波本是服装大市,但因赚钱不易,一些服装企业“不务正业”,将大量资金投入房地产、高利贷领域,服装生产受到很大影响。 应该承认,“数字经济”在方便群众生活、加快生活节奏、节省社会资源、提高产品质量等方面,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数字经济”必须同实体经济紧密结合、融为一体,否则,离开了实体经济支撑,“数字经济”只不过是个“数字”。有网友指出,欧美债务危机的深层次原因之一,是金融业快速发展,大量制造业外迁,导致实体经济“空心化”,经济不振时无力“输血”。因此,应该制定政策,“挤压”投机性资金的获利空间,防止生产性资本“抽离”实体经济。 此外,艰苦奋斗精神不能丢。“幸福生活哪里来,全靠劳动来创造”。面对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唯有奋力拼搏,争创发展新优势,才能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指望天上掉馅饼,所谓改善民生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在改善民生和经济建设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在解决现实突出问题上寻求着力点,在可持续发展中寻求支撑点,加快提升生活品质才大有可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