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卫 毛文辉 社区社工是在社区居委会岗位的专职社区工作者,承担着动员社区资源、服务人民群众、解决社区问题、推动社区发展的重任。近年来我市加强社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不仅在社工岗位设置、待遇报酬、职业培训等方面加大力度,民政、组织、宣传、教育等部门着力培育社区工作者的能力,每年培训都有必修课与选修课,定期开展社工主讲专家点评的研讨活动,促成了一批会统筹计划、会协调管理、会做思想工作、会服务群众、善于学习思考的社会工作人才,总结出了既有宁波特色又有普遍借鉴指导意义的“六自行动”,有效地提升了社区治理水平,文明社区、品质社区逐年增加,居民满意度普遍在90%以上。 一、自设定位。社区由于其居住群体和需求的不同,客观上要求社区工作要有自己的工作定位。如老人、残疾人、困难家庭多的,当侧重于民生服务救助;年轻人多、经济条件好的,当注重提升文化生活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在我市各区县(市)中,因地制宜、因情制策、一社一品等理念已经融化在社区工作者的日常工作中。比如,地处城乡结合部的社区,居民构成错综复杂、矛盾纠纷频繁,即将工作重心定位于“化解矛盾、营造和睦、创卫生文明社区”,许多社区开设了“社区服务和谐调剂超市”“春暖家园和谐促进联谊会”等组织与活动载体。慈溪、余姚、宁海等社区组织新老居民融合,象山打造爱心社区等。有的社区针对老年人多、社区服务需求多元化的特点,主攻居家养老等。还有的社区开展特色精细服务,主要针对失业群体、贫困群体、残疾人群体、青少年群体、外来务工群体、矫正归正群体等。 二、自成机制。机制是社区工作有机联系的制度性创造,这种创造是在社区工作科学定位的基础上形成的。如江北社工创造的“责任机制、投入机制、联动机制、共建机制”等,在社区现有的体制架构下,积极发掘人才与组织优势,形成了有利于调动居民参与积极性和发挥居民创造性的工作氛围。不少社区组建了党员志愿者队伍,使其成为社区建设的骨干队伍;通过项目制度使社工团结协作,使社区在多次重大迎检复查中得到各级领导好评。海曙华兴社区针对业主组织维权意识强的特点,组织机关在职党员和老党员参加“安居参与小组”,通过听证会形式,邀请物业、业主等各方磋商增设停车场问题,业主的物业缴费率从原先的20%上升到75%。 三、自发创意。自发创意是指社区工作者鼓励和引导居民为社区建设建言献策,由此形成倾听居民意见的好习惯,在居民中形成愿意提建议的好风气。海曙华兴社区针对小区里私家车多且远离公交车站的状况,听取了一位小朋友的建议,组织30多名私家车主志愿加入“顺风爱心车队”,已坚持十多年,义务服务社区居民数千人次,社区发放带有笑脸娃娃的“亲情积分卡”予以奖励,车主不仅可在指定的汽车美容店享受折扣优惠服务,更重要的是营造了社区助人为乐的风气。不少社区积极倡导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鼓励居民自愿加入志愿者队伍、自觉参加志愿服务,像北仑区“红领之家”志愿活动就被《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报道过。 四、自创载体。载体是社区工作活动项目的组织形态,也是居民参与的平台。海曙区徐家漕社区的“叫醒耳朵”读报小组,坚持每周两次为低保家庭、下岗职工、进城务工人员开展义务读报活动,曾被媒体报道,还吸引了不少外国友人参观。海曙区苍水社区创办的书画社活动,不仅吸引了居民参与,一些市领导干部也喜欢参加。又如,北仑区牡丹社区的英语俱乐部,每周一次活动不仅吸引了社区的核心会员,还吸引了全区的英语爱好者,连大专院校的外籍教师都慕名而来。 五、自建组织。创建自治性的、符合居民意愿的社区民间组织,有利于调动居民的参与积极性,这已经成了社区工作者的共识。在民政部门和街道的倡导下,在社区工作者积极引导下,一大批民间社团“领袖”人物涌现出来。社区民间组织的发展,为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活动提供了很好途径。如海曙区白云庄社区的老年协会接管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日常管理后,以服务质量博得了社区老人的赞誉;中山社区“628”就医接送站的志愿者,几年来义务接送病人150余人次。 六、自融资源。资源是提高自治水平的保障,宁波社工善于组织融合社区的人力资源,80%的社区创建了社区居家养老义工服务队,通过多种方式开展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权益维护等无偿、低偿服务。“红帽子”护楼员志愿者与党员“一人一岗”活动对接,有6000多人参加了社区的治安巡逻岗活动。他们善于组织智力(一技之长)资源,一些老干部、老教师、老科技工作者以及在职的高学历居民,欣然加盟社区建设“智力库”,成为社区工作的“评估师”。比如镇海区总浦桥社区合唱队,经常活动,训练有素,多次在省市合唱大赛中获奖,去年7月在北京获得中国国际合唱节银奖。 (作者单位:市社区建设研究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