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宁波新闻·深度/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3月24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许多病人在得知自己身患癌症后,都会心生恐惧,甚至闭门不出,这对病情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癌症康复,走出去是一片晴天

制图 韩立萍

    本报记者 陈 敏

    实习生  袁朝丹

    在宁波,有一群特殊的癌症患者。曾经,他们觉得头上的天要塌了,绝望、无助、孤独。为了抗争病魔,他们聚在一起,成立了癌症康复协会,互相鼓励、相互分享、彼此开导,走上了一条抱团取暖的癌症康复之路。

    令医生们惊讶的是,在这个集体中,不少被判最多活半年甚至几个月的癌症患者居然活过了5年、10年,甚至20多年。协会会长张敏怡告诉记者,协会注册会员3275人中,术后五年以上的占75%。这些癌症患者唱歌跳舞,参加各种活动,他们说,活在世上的每一天,都要过得丰富多彩。他们中还涌现出148名省、市级抗癌明星。

    他们是如何走出癌症的阴影?又如何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记者特地走进宁波市癌症康复协会,希望他们的故事可以让广大癌症病友拨云见日。

    五年生存率75%

    他们创造了生命奇迹

    在癌症康复协会,每一位会员都有自己的抗癌故事,每一位会员都创造着生命的奇迹。

    今年,已是冯桂珠抗癌的第14个年头。

    初见冯桂珠,记者不敢相信眼前这个气色很好、打扮时髦的“摩登女郎”竟是癌症患者。“你们可不知道,当年生不如死的时候我只想着早点了结、早点脱离痛苦。”忆及当年的苦痛,冯桂珠唏嘘不已。

    2003年初,53岁的冯桂珠感到胃痛,独自跑到医院做胃镜检查,结果竟是胃癌中晚期!五分之四的胃被切除,术后胃瘫45天,8次化疗,历经百般折磨的冯桂珠感觉生不如死。前来探望的朋友告诉她,宁波有个癌症康复协会,“到那里去看看吧,也许你会忘记痛苦。”

    就这样,冯桂珠加入了宁波市癌症康复协会。喜爱唱歌跳舞的她很快成了协会的文艺骨干。除了自己排练舞蹈歌曲,她还做起了会员们的舞蹈老师。接连几年,冯桂珠带领协会艺术团参加省抗癌明星文艺汇演并年年拿奖。“在协会里,每天唱歌跳舞,日子过得很充实,我完全忘记了自己是个病人。”

    “加入抗癌群体,真的很重要!”该协会秘书长桂敏是又一个奇迹。

    2008年,桂敏被确诊为乳腺癌,并且已经转移到十个淋巴,当时医生断定她最多只能存活两个月。一个偶然的机会,桂大姐从报纸上看到宁波有个癌症康复协会。当她辗转来到协会时,吃惊地发现这里的病友脸上大多挂着笑容,一些晚期癌症病人还活得好好的。

    “人家都能活,我为什么不能?”桂大姐开始积极参加协会的各种活动,组织能力超强的她很快被大家推为协会理事、秘书长。桂大姐越来越忙,心情却越来越好,身体也一天天硬朗起来。

    张敏怡告诉记者,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会员中,有的被医生嘱咐可以准备后事了,有的被“判”最多只能活半年甚至几个月,但是,他们都好好地活了下来,而且一个个活得很精彩。据张敏怡统计,协会3275位注册会员中,术后五年以上的占75%。会员中,年龄最大的已90多岁,癌龄有50多年。记者通过查询网络获知,在美国,癌症病人的五年生存率在60%至70%,我国肿瘤患者5年生存率在30%左右,宁波市癌症康复协会会员的五年生存率远远高于我国平均水平。

    如今,市癌症康复协会按病种建立了47个康复小组,还成立了艺术团、合唱团、旅游群等,大家一起学习抗癌健身气功,一起表演,一起出外旅游采风。在会员们心里,这里就是他们共同的家。

    “爱心使者”现身说法

    带领病友走出阴影

    在宁波第一医院见到72岁的徐菊英时,她刚刚做完志愿者从病房出来。

    张敏怡告诉记者,协会建有一支优秀的康复志愿者队伍“爱心使者”,60多位都是癌症病人,徐菊英就是其中的一员。这么多年来,他们定时定点到医院陪聊,为一个个癌症病友打开心结;当病友们遭遇经济困难,无钱治病时,他们四处奔波,为病友募集善款,给他们带去生的希望……

    看到记者,一头白发、满脸慈祥的徐阿姨欣喜地说,今天她又结对了一位新病友。“这么多年,您到底结对了多少病友?”“上千个吧。”在宁波市癌症康复协会,徐阿姨可是有名的话疗师,哪位爱心使者在做义工时碰上难题了,都会拉上她。

    徐菊英患乳腺癌已有32年的历史,其间动过大小手术无数次,医生甚至嘱咐家属可以为她准备后事了。令医生惊讶的是,她居然乐观顽强地挺了过来。身体康复后,徐菊英现身说法,为一个又一个癌症病人送去生的希望。

    10多年了,只要接到病友的求助电话,徐阿姨便会骑着自行车,跑到病人家里,面对面谈心。“病人看见我健康的样子,同时也看到了希望和力量,对战胜癌症更有信心,我清楚病人的复杂心理,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导。”

    相较于普通的志愿者,亲身经历过癌症的他们更能懂得病人的心情和苦楚。他们用自己战胜癌症的奇迹,帮助其他病友克服恐惧、战胜病魔;在病友最困难的时候,他们送钱送物,让病友感受人世间最纯真的温情。

    癌症,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也使患者心理上备受折磨,一些病人因癌症而对生活绝望,甚至走上绝路。舒月莉至今记得,有一个不到30岁的卵巢癌患者,因为没有医保,家里负债累累,丈夫的一句“我要人财两空了”让她想从医院14楼往下跳,幸而被病友发现后救下。舒月莉耐心地用自己与癌症抗争的经历鼓励她,“人活着最重要,只要积极配合治疗,调整好心态,不管是多凶险的癌症,都有可能创造奇迹!”经过整整4小时的心理疏导,这个病友终于舒展了愁眉,有了活下去的勇气。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些成天忙于帮助别人的爱心使者,很多人曾经接受过志愿者的帮助。会长张敏怡回忆到,在那段最困难的日子里,协会里的会员经常给她打电话,隔三岔五就上门来看望她,正是他们的嘘寒问暖,帮她赶走了心中的绝望和痛苦。身体康复后,张敏怡加入到协会志愿者队伍,2012年1月,由于在协会中表现出色,张敏怡被推举成为会长。协会工作量很大,张敏怡每天8点不到上班,太阳下山才下班回家。她说,希望更多的癌症病友能像她一样早日走出阴影,走向健康。

    癌症康复难过心理关

    群体抗癌受医疗界认可

    目前,除了市癌症康复协会,各区县(市)都建起了癌症康复协会,有的已覆盖至乡镇、街道一级,会员的规模更是越来越庞大。

    这几年,癌症康复协会这种抱团取暖、抱团抗癌的模式,越来越受到医疗界的关注和认可。宁波第一医院肿瘤放化疗治疗中心主任郭建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最近十年,随着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癌症的治愈率有了大幅提高,可人类至今仍然无法通过医疗方式完全克服癌症。对很多人来说,得了癌症就如同得了绝症。“相当部分病人是被吓死的!”郭建新说,癌症康复,最难过的是心理关。很多癌症病人,从被查出的那一刻起,就陷入了恐惧之中,他们拒绝同外界接触,拒绝让别人知道自己的病情,独自承受着病痛、绝望、孤独、恐惧,而恰恰是巨大的心理压力,严重影响着身体的康复。

    在郭医生看来,癌症康复协会这种抱团取暖的方式非常有效。“和家人的关怀不同,病友之间的交流不仅能够帮助自己了解病情和康复要点,而且能够通过诉说减轻心理压力,增加自己的抗癌信心。”此外,那些会员本身就是榜样。“人家都能活得好好的,我为什么不行?”很多病人从会员们的身上看到了生的希望。而这些,都是医护人员无法带给病人的,所以郭医生经常建议自己的病人去参加癌症康复协会。

    郭建新的想法也正是癌症康复协会会员们的想法。但是张敏怡在接受采访时遗憾地说,尽管这几年康复协会的会员越来越多,但是相比于全市的癌症患者,参加康复协会的病人只占了很小的比例。据估计,宁波累计有近10万名癌症康复病人,而真正进入群体抗癌行列的,不过六七千人。“还有很多癌症患者将自己关在家里,沉浸在痛苦和绝望之中。”

    让张敏怡深感遗憾的还有,虽然癌症患者有越来越年轻化的发展趋势,但是年轻人很少参加癌症康复协会。去年11月,市癌症康复协会举行了成立20周年联欢会,但记者看到,在台上载歌载舞的都是一些老年人,即便是台下坐着的,也几乎见不到中青年患者的身影。

    与老年人相比,中青年患者更难敞开心扉,更怕别人知道自己有得癌的经历。徐菊英就曾遇到过一位年轻的乳腺癌患者,这名患者当时才30多岁,手术后整天关在家里,徐菊英多次上门对她苦口婆心地劝导,有段时间她的心结慢慢解开了,可过了两天又想不开了。在家里“闭关”了3年之后,这名患者最终因为癌症复发而去世。“其实她得的乳腺癌才到中期,而且病发时没有转移,属于比较轻的,如果能够早点走出来,相信她现在肯定还活得好好的。”

    采访中,有多位医生说,对于康复中的病人来说,内心的减压和治疗同等重要,中青年患者生活和工作的压力比老年患者更大,因此“抱团抗癌”对他们的意义也更大。医生们希望年轻的癌症患者能够勇敢地走出来,拥抱生命的晴天。

    守望相助 抱团抗癌

    想治癌,先治心。癌症病人在治疗和康复的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条就是要拥有良好的心态,不拿自己当病人。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人体免疫机能会被调动到战胜癌细胞的最佳状态。

    可是,大部分癌症患者在听到医生的“宣判”后,都会心生恐惧,甚至闭门不出,郁郁寡欢,这对癌症康复是非常不利的。在正确认识癌症、科学摄入营养、坚持锻炼身体的基础上,癌友之间守望相助、抱团抗癌也非常重要。

    在癌症康复俱乐部这个特殊的群体里,大家都是癌症患者,同病相怜,真诚相待,为病人的心理康复营造了良好环境。众多抗癌明星做出了榜样,让其他病友看到了光明,增强了信心。多种娱乐性康复活动,让这个特殊的大家庭充满欢声笑语。

    良好的情绪,就像一剂特效药,它对癌细胞的强大杀伤力,是任何药物所不能代替的。

    (王 芳)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