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文体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3月25日 星期六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有根的写作根深叶茂”

“打工作家”彭素虹纪实文学《我们》首发

    本报讯(记者陈青 通讯员楼晓娴)我市“打工作家”彭素虹长篇纪实文学《我们》首发式暨作品研讨会昨日举行,浙江省作协党组副书记曹启文、浙江文学院创研室主任郑翔等20余位专家出席。研讨会由浙江省作协、宁波市文联、北仑区委宣传部主办。

    《我们》是我市打工作家彭素虹的第一部长篇纪实文学作品,该作品入选了2016年度宁波市文化精品工程重点项目。《我们》以四组宁波打工家庭的故事为主线,记录打工群体在时代变化中的人生命运和生活变迁。该书分为“迁徙”“打工”“我们”三部分,从求职、打工等几方面,真实再现了新宁波人的生活面貌,反映个体命运与城市进程的融合发展。

    在研讨会上,专家们认为:《我们》从写作到出版,都是一本“用心”之作,显现出向民间、向底层寻求文化之根的理念,唱出大时代中普通人的心曲。作为一部纪实文学作品,《我们》在对生活的纪实性回望中再现了普通劳动者的悲欢离合,富有质感,引人入胜,彰显了普通劳动者的职业自豪和荣光。同时,这部作品再现了一群新宁波人与宁波共成长的历程,保留了富有个人化的城市历史记忆,能引导读者探寻和发现生命意义,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

    彭素虹出生在四川广安,现为《北仑新区时刊》编辑,浙江省作协会员,入选浙江省作协“新荷计划”青年作家人才库。近年来,她已出版散文集《隐形的翅膀》《往前赶路》和小小说集《花镇红颜》。

    彭素虹是《我们》中的主人公之一的“百灵”,对所谓底层打工文学也有不同的看法,“像我这样的新宁波人,从内地国企辞职过来,放弃了当时稳定的工作,我们是带着梦想来的。我在作品中想展示的是这样一群外来的建设者,他们与这座城市同发展共命运。我们在宁波的生活是快乐的,有梦想也有追求。因此在作品中,我想表达、抒发的也是这么一种情感。”

    彭素虹说,这本描写了打工群体的书,献给作为上一代打工者的父亲,“我们这些打工的群体有共同的愧疚和遗憾,没能给父亲做一顿可口的饭菜,也没能接他来宁波看看,没有跟他过过一个完整的春节,所以用书信的形式告诉父亲这些年的成长和我们的选择。”

    会上,谢志强、赵柏田、南志刚等还从纪实文学的叙述视角选择、叙述节奏把握、叙述线索设置等方面为《我们》提出中肯坦率的意见和建议。他们希望,彭素虹能够坚持讲好中国故事、中国梦,坚持有根的写作,为广大打工群体代言,书写中国最庞大打工群体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诉求,发出他们的声音。彭素虹表示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各位专家老师提出了要让有根的写作更加根深叶茂,今后我将在人性发掘方面做更多的努力。”

    《我们》由宁波出版社出版,书中用了16幅剪纸作为插画,淳朴亲切而有特色。会后,宁波市图书馆和北仑区图书馆的代表接受了赠书。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