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山崴 绘 |
本月,“戏曲舞台艺术沙龙”展演剧目在逸夫剧院陆续亮相,荟萃了姚、沪、瓯、婺、宁海平调、新昌调腔六个剧种经典剧目以及众多优秀演员——其中有数名梅花奖得主。门票走的也是低价路线,最低每场仅10元。这种“组合”应该能确保更多的观众前来观看,但据笔者保守目测,许多场次上座率在五成左右。自然,我们可以找到一个颇有说服力的原因——外地剧种嘛。但另一个方面,姚、沪剧的语言和腔种与甬剧相当接近,瓯、婺剧的近普通话演唱、道白和演员精彩表演,实际上现场观众的反响相当热烈,有些场次观众掌声不断。这种上座率与现场体验的强烈反差因为本次集中展演而愈发突显,本文的长标题正是我们思考的焦点——如何吸引更多的观众进入剧场,毕竟,观众是戏曲传承成功的最终保证。 现在戏曲的主要观众是老、中年人,他们的作息规律一般是早睡早起。本次展演剧目的开演时间都是晚上7时半。一场戏曲的演出时长一般在2个半小时,10时左右演出结束,还需半个小时或更长时间才能到家,11点左右才能入睡,这个时间对不少老年人来说明显偏晚了(在看戏过程中,时有老年人瞌睡的现象)。有的老年人考虑作息,就会放弃看戏。7时半开演是历史形成的时间点,自有它的道理。但笔者认为不妨尝试改变,将开演时间提前到6时半到7时,甚至可尝试下午场。从理论上说,这一调整是顺应宁波总体人口结构已经进入老年社会的现状的,我们大胆推测这一调整会促使更多的老年观众前来剧场看戏。 扩大戏曲观众基本盘的另一个直接有效途径是运用磁场效应的理念,创造条件吸引附近农村、城郊的忠实戏迷。就拿逸夫剧院来说,现在它有一个非常有利的区位优势——附近有城隍庙地铁站。开演时间点的变化,还方便地铁沿线的镇海、北仑、海曙石碶等地的戏迷来剧场看戏(我在现场就听到或遇到数位来自上述三地的观众)。由于目前地铁的运行时间与现行开演时段有冲突,每场演出一结束或临近结束,就有部分观众心急火燎地站起来去赶地铁,不得不与精彩的结局、演员谢幕这一互动的体验失之交臂。讨论地铁与戏曲上座率看起来是针对逸夫剧院,但笔者认为社会系统组成的重要构件的迭加,一不小心就会影响戏曲的上座率。戏曲产业特性要求操盘者及时评估重要构件的迭代,调整戏曲的营销和演出。因此,笔者观点中突出地铁元素是因为更切合宁波新近变化的实际,若有其他重要构件变动,上述理由是一样成立的。 在观剧期间,笔者还有意识地观察了相关的节目宣传、营销,但无论是海报设计还是相关微信推送的内容基本还是属于简单告知型宣传、营销。比如海报的内容主要组成是剧目内容、主演剧照、演出单位和时间地点等。我们认为且不说动用其他别出心裁的宣传、营销,仅就海报而言,在这个争夺眼球经济的时代,海报的整体设计必须是突出每个剧目的亮点。比如《高机与吴三春》应该告知观众的主要亮点有三个:一是主演系梅花奖得主;二是外请了部分主创人员,尤其是导演为杨小青(笔者从剧场滚动字幕里才看到这一信息)。尽管浙越的风格引入瓯剧是有争议的,但是,杨导的唯美、诗化风格肯定会让观众有新颖的审美享受;三是近普通话的演唱与道白,虽然这一点依然有争议,但对异地观众来说,恰恰有利于入戏。因为我们宁波人对温州话的印象是外语的定位,这可能会阻止不少宁波观众前来观剧。当时笔者就因为担心听不懂,劝退了家中的老人前去剧院观看。 更新戏曲的营销推广模式,还可以借鉴其他艺术门类,比如电影界眼下风行的招数——开发粉丝经济,有意识地制造粉丝关心的各种话题,饱和、立体地推送明星的生活。例如婺剧《白蛇传》,两主演台上是冤家,台下是一对。这类信息是粉丝热衷的,会吸附不少观众去剧场一探究竟。 同时,操盘者还可将宣传营销从静态转向动态,剧目预告做成类似电影的预告片,比如可将婺剧文戏武做的精彩片断辑成更具冲击力的短视频播放。在相关微信公众号中新昌调腔《闹九江》配有4分多时长的视频,然而视频制作的理念和方法仍然是传统的,视频内容不是精彩片断的集纳,而是剧种、演员和剧组的老套介绍,看完视频后很难让人产生购票去剧场的冲动。 与时俱进,不仅仅是戏曲内容、演出形式的创新,戏曲的营销推广和市场化运作的努力同样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