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4月05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援疆教师姚仁汉的赤诚丹心

    俞 洲

    从突感不适查出肝癌到2月25日舍世而去,援疆教师、宁波镇海中学原副校长姚仁汉同志只给亲友留下20天时间相守。他的突然离去引起了浙江宁波、新疆库车两地教育界的震动,其感人事迹更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其他援疆工作者。3月1日,宁波市第九批援疆教师抵达库车二中。开学第一课,全体援疆教师在姚仁汉老师曾经工作过的地方集体宣誓:“舍家报国,倾情援疆。”3月4日,“姚仁汉名师工作室”正式在库车二中揭牌。姚仁汉,以一种精神继续存在(4月3日《光明日报》)。

    人世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一个普通老师的过早离世,或许只像茫茫宇宙中不时划过的一颗流星,难以留住一抹斑斓。然而当我们再次细读“育人使者”姚仁汉老师的事迹,难免又会被感动的泪水模糊视线,震撼的心灵受到洗礼。三尺讲台教书育人,短暂一生尽显精彩。姚仁汉这位平凡的教育工作者,正是用自己的赤诚丹心书写出生命的最美画卷。  他的赤诚丹心表现在坚定信念之下的无私奉献。对年近五十、功成名就的姚仁汉来说,援疆支教的任务本来轮不到他来参与,若不愿意也可以有诸多冠冕堂皇的理由加以推脱。然而,他深知教育援疆工作是国家发展大计,关乎社会福祉,维系民心所向。正是基于对援疆大局的深度认知,他才会两次主动请缨,两次远赴库车支教;正是基于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限忠诚,他才会克服时差、天气饮食不适应、长年离家等各种困难,潜心工作,埋头苦干,取得智力援疆的突出成绩。“既然我过来援疆执教,我就要把这件事做好,不能半途而废。”姚仁汉用自己的言行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精神,折射出他内心深处无比坚定的理想信念。  他的赤诚丹心表现在服务民生之下的真情融入。做好教育援疆工作并非简单地捐建几所学校、组织几次捐款、赠送几批设备、派遣几个老师就可以轻易完事,更需要援疆者真心付出,真情融入,带着感情做事,发自内心帮助。为了让边陲的孩子能在知识雨露的滋养下茁壮成长,姚仁汉每天有操不完的心:亲自将一桶桶矿泉水搬到3楼的教室,亲自领着家境不好的孩子到食堂吃饭,亲自把自己的补贴放进班费里,亲自给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买来教材补课……或许这些只是微不足道的琐碎小事,但倾注其中的是姚老师对学生的真情呵护、对事业的真挚追求、对援疆的真情奉献。没有豪言壮语,姚老师的真心付出和真情融入却打动了无数人的心。所以,当他离开新疆,被泣不成声的同学们包围在一起;当他英年早逝,被无数师生哀悼和缅怀……这些感人的场景足以说明,只有融入真心和真情,才能最好地诠释智力援疆的真谛,才能最好地彰显全心全意服务民生的宗旨。  他的赤诚丹心表现在敢于担当之下的锐意创新。姚仁汉经常勉励自己,“我们既然来了,就要来得有意义、有成效,要让宁波的先进教育经验在库车开花结果、落地生根。”来到库车二中以后,他并没有抱着任务观点得过且过地混日子,而是认真分析现实问题,着力研究解决对策,向教学创新和机制创新要质量要效益。无论是实施随堂听课、集体备课、教师轮岗宿舍管理等一系列“接地气”的管理模式,还是导师制的推行、学生成绩的大数据处理等,这些锐意创新举措的频频推出,离不开他的敢于担当和勇于尽责。在姚仁汉和众多援疆老师的不懈努力下,沿海地区的先进教育理念迅速在这里落地生根,库车二中驶入了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快车道”。  斯人已逝,精神长存。姚仁汉同志的赤诚丹心,不应只是景仰和学习的对象,更应成为我们党员干部效仿和实践的标杆。无论是什么行业什么岗位,每个干部应全心立足岗位,真学实干,在真融入、敢担当、有作为、乐奉献上下功夫。只有这样,每位干部才可能成为一个标杆,每个岗位才能成为一个展示舞台。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