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陈敏 通讯员谢美君 杨郁)“生病是件很痛苦的事,我希望别人能摆脱痛苦。”3月30日,59岁的胡师傅在鄞州二院呼吸内科病床上填写了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表,决定死后把肾脏、肝脏、角膜等有用的器官捐献出去。 他的这一举动,感动了所有在场的病友,以及医院的医护人员。 胡师傅患上慢性阻塞性肺病已有15个年头。这些年来,他饱受疾病折磨,每到冷热交替的季节都会犯病,每天需要戴着无创呼吸机才能让自己感到舒服点。因此,他每年要住几次院,一住就是十天半个月。 就在几天前,胡师傅因一次普通的拔牙,肺部的老毛病又犯了,只好再次住院。那天输液的间隙,胡师傅向责任护士小王说起了自己有个心愿,就是希望捐献器官,他从媒体上得知鄞州二院有一支器官捐献协调员队伍,想要向他们了解器官捐献的具体流程。 小王随即把这一情况汇报给了科主任和护士长,经再三确认捐献意愿后,沈芝红主任帮忙联系了宁波市红十字会器官捐献协调员、鄞州二院OPO(器官获取组织)办公室副主任章娉。 章娉带着有关资料来到病房,为胡师傅办理了器官捐献的登记。胡师傅毫不犹豫地在自愿无偿捐献肾脏、肝脏、胰腺、小肠和其他(角膜)几个选项上打了勾,并称去世后愿将遗体也捐献出来供医学研究。 据胡师傅介绍,他唯一的家人就是远在北京工作的儿子,因为有医学背景,儿子理解他,也支持他的决定。 “这样主动的器官捐献志愿者很是难得。”章娉告诉记者,这在另一方面也说明近些年大家的理念在悄悄发生转变,社会对器官捐献的认知度也在逐渐提高。 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市已登记遗体(角膜)、器官捐献志愿者2700多人,实现器官捐献129例、角膜捐献162例、遗体捐献72例,捐献总量位于全省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