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金晶 慈溪记者站邵滢)从原来只卖电脑横机,到卖整条柔性制造流水线,慈星“智造+服务”两翼齐飞实现华丽转身:注资亿元打造全球首个毛衫互联网个性化定制平台。“我们已在全球售出了18万台智能化针织横机,下一步将根据客户要求提供整体的智能化解决方案,随后引入各类原料供应商,接入统一的云平台。”日前,慈星股份负责人对记者说。 慈星蝶变,只是众多慈溪制造企业融合创新的一个缩影。今年,慈溪市委、市政府将融合作为制造业转型发展的重要路径,全面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融合,将智能制造和服务型制造作为融合发展的主攻方向,推动制造向智造转变、速度向质量转变、产品向品牌转变,努力使慈溪成为“中国制造2025”建设的转型升级示范区。 跨界开拓新领域、智能制造再升级、品牌文化强深耕、商业模式再创新……创新驱动下,慈溪企业正聚力发出转型升级最强音。今年前两个月,慈溪规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3亿元,同比增长11.5%;完成利润总额逾7亿元,同比增长11.9%。 传统制造与信息技术不断发生“化学反应”。率先布局“机器换人”,浙江长华汽配迎来“先手”红利,销售额年均增速超过20%;匠心打造跨界传奇,新海打火机进军医疗健康产业,多款产品即将上市。新兴产业加速崛起:兆晶股份致力非晶材料,打开绿色产业新空间;宁波健信自主研发的核磁共振仪斩获全球多个订单;东旭成光学薄膜已成为“单项冠军”…… 随着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光学薄膜电子材料进入中试,杭州数梦工场“大数据云基地”、猪八戒网等平台项目相继投用,慈溪制造“科技+服务”的翅膀变得越发强劲有力。 “作为制造大市,我们要让智能经济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努力在2025年完成向制造强市的转型升级。”慈溪市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慈溪要新增工业机器人及成套智能装备1000台(套)以上,重点突破50项以上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核心技术和关键基础材料,打造1个宁波市级特色产业示范园,累计培育30家宁波市级以上的“单项冠军”企业,累计打造100个浙江名牌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