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4月07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城市需要多少“隔离栏”

    陆 仁

    日前,与好友小聚,话题东拉西扯。聊来聊去,聊到了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隔离栏。A君认为,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应充分体现秩序性,隔离栏设置多多益善;B君的看法则完全相反,他认为城市文明了,大家遵章守规,根本不需要那么多隔离栏。最后,两人争得面红耳赤,谁也说服不了谁。城市需要多少隔离栏?还真是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世界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在隔离栏这边,你在那边。”有人曾以此调侃“隔离栏现象”。作为一种常见的管理设施,隔离栏被广泛应用于学校、银行、医院、道路等人流密集和活动频繁的场所。一些重大的商品展览、体育赛事,也均能发现它的存在。若按材质分,“隔离栏家族”有塑料、镀锌钢、PVC塑钢、不锈钢等诸多不同“成员”,外行人一般也搞不太明白;若以价格论,有每平方米几十元的,有每平方米几百元的,价差悬殊;若以“落户”时间论,则非道路隔离栏莫属。国内随便跑到哪个城市,都能看到它的身影。至于隔离栏是何时出现、何人发明的,似乎无从考证。

    应该说,隔离栏的出现,是有其时代特征的。笔者小时候生活在农村,那时汽车还是稀罕物,乡村公路上人走车也走,连鸡鸭牛羊也敢上路“闲逛”,没有隔离栏,好像也能各行其道、相安无事。现如今,时代不同了,小汽车已成为很多家庭的“标配”,伴随而来的问题是城市交通拥堵和停车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隔离栏自然有了它的用武之地。还真不能小看它的作用。笔者居住小区附近的道路,车辆通行和停放曾乱得一塌糊涂,弄得周边群众意见纷纷。自打在马路中间和两侧人行道安上隔离栏后,就像感冒吃了速效胶囊一样,秩序和通行效率立马改观。

    隔离栏被广泛应用,却也难以回避一直存在的存废之争。“挺栏派”认为,建隔离栏就是立规矩,此举不仅有效防止了车辆越线超车、乱掉头、占道行驶和行人随意横穿马路等乱象,提升了道路通行效率,还大大减少了交通事故,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此外,也给管理部门减了负。因此,有条件的地方要多装一些。“拆栏派”则认为,现在有些地方患上了隔离栏“依赖症”,城市高楼林立已经让人很压抑了,街道又被高高的护栏隔离着,让人感觉更压抑,隔离栏破坏了城市的亲和力。同时,隔离栏的设置,增加了绕行时间成本,阻断了有些商业街区的人流,影响城市商业功能的发挥。还有,隔离栏的建设和维护,也离不开投入,难免耗费大量资金。正所谓凡事有利就有弊,隔离栏设置出现这些分歧,在情理之中。鉴于此,前些年西安、郑州、长沙等城市,还专门发起过类似“挺栏”与“拆栏”的讨论,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整改行动。

    “隔离栏绝非是一道道风景线,更像是城市的一排排‘补丁’”,有“拆栏派”专家这样认为。完全否定隔离栏的作用,当然未必理性,但从某种意义上看,小小的隔离栏倒也可以作为衡量城市文明的一个标尺。记得一位经常到国外考察访问的朋友曾告诉我,在有些西方发达国家,敢于无视交通法规和标识标线的,只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喝“高”了的酒鬼,一种是正在逃窜的罪犯,还有一种就是迷途的小动物。这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实则反映了当地社会的文明水平。公民素养若能达到这个程度,隔离栏是可以少设或者不设。很显然,现阶段国内多数城市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城市需要多少隔离栏?恐怕很难拿出一个标准答案,需要因时、因地来考量。不过,立足现阶段实情,我们还是有很多文章好做的。比如,某个地方该不该装隔离栏、装多少隔离栏,要从安全、管理和群众出行便利等多角度进行综合评估。论证过程中,不妨多听听各方意见,以增强透明度和群众参与度。再如,我们既要重视装“有形隔离栏”,更要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市民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在心中树起一道不能逾越的“规矩隔离栏”。眼下来看,后者更有紧迫性。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或许,以更长远的眼光来看,今天设置隔离栏,是发展的需要;今后拆除隔离栏,也将会成为发展的必然。可以预见:一旦时机成熟,那些主动拆除、减少隔离栏的城市,一定是安全指数、文明指数、幸福指数更高的城市。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