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8日零时11分,宣武医院急诊接诊一名患者,产生了宣武医院的第一张医事服务费收费单据。
(新华社发 胡诚 摄) |
新华社北京4月8日电(记者毛伟豪 林苗苗 罗晓光 韩扬眉)取消药品加成、挂号费和诊疗费,增设医事服务费,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破除“以药养医”……北京“医药分开”综合改革8日正式在3600余家医疗机构实施。记者探访协和、宣武、天坛等多家医院门诊,感受患者从挂号就诊到检查开药等一系列变化。 早晨8时,当记者走进协和医院时,院长赵玉沛正带队巡视检查,眼中带有血丝。从一张《北京协和医院医改实施阶段主要部门值班表》上,记者看到包括赵玉沛在内的全体院领导、科主任等负责人,从7日起就全部在岗值守。事实上,7日夜里,像赵玉沛一样为保障各医院平稳切换系统,数万名首都医卫工作者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一大早还要为患者答疑解惑。 医卫工作者的辛劳,带来了医改首日平稳的就医秩序。63岁的北京市民董女士家住牛街,患糖尿病20多年,每个月要到离家最近的宣武医院开药。“早就听说要改革了,还担心看病会不会更贵了。今天感觉到两个变化,一个是普通号自付部分变成10元了,另一个是胰岛素从60多元降到50多元了,算下来个人负担比以前还减轻了些。” 与药费降低相比,CT等大型检查费用的降低,带给患者的感受更为直接。 在天坛医院的退费窗口,共有74名患者带着预约的检查单据前来退费。天坛医院医务处处长姜笑竹告诉记者,医改后头部CT扫描从180元降为135元、磁共振成像从850元降为400元至600元、PET/CT从10000元降为7000元,“医改前按照原价预约的患者,带着收费单据来可直接退还差价,享受调整后的新价格。” 新设立的医事服务费,通过50元到100元不等的收费设计,让患者“自动分流”的初衷也收到一定效果。住在花园路街道的周女士,特地在改革首日赶到北医三院“看看情况”。“我有骨质疏松,老伴有帕金森。以前为了开药有时还挂专家号,今后除非要调整处方,一般开药肯定不挂专家号了。”周女士说。 除了以价格杠杆推动分级诊疗外,北京还有更多措施增强患者到基层就诊的吸引力。在丰台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挂号时,可享受免除医事服务费自付部分的优待政策。丰台区卫生计生委副主任谷守贺告诉记者,与三级医院最多只能开具一个月的处方相比,对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四类慢病患者,符合条件的可以在社区医院享受2个月的长处方便利。“对于一个病情稳定的患者,可以大大减少来回奔波的时间。让老百姓更愿意来基层看病,实现把患者‘引下来、留得住、管得好’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