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胜男 金雅男 制图 |
今后五年是宁波追赶跨越的五年,也是实现“振兴宁波、再创辉煌”的关键时期。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八八战略”为总纲,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围绕早日跻身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这一总要求,追赶跨越,勇毅奋起,协同推进产业高新化、城市国际化、发展均衡化、建设品质化、生态绿色化、治理现代化,加快建设国际港口名城,努力打造东方文明之都,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把宁波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面推向新阶段。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主要目标是: 发展质量更加优良。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中国制造2025”、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等试点示范取得标志性成果,实体经济提质增效明显。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支柱地位形成,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提高到22%、45%和50%以上,率先走出创新驱动、智能引领、人才支撑的转型新路子。制造业创新中心、经贸合作交流中心、港航物流服务中心地位凸显。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5%左右,力争在实际工作中取得更好结果。 平台带动更加强劲。一批重大开放平台、重大创新平台、重大产业平台活力展现,辐射带动引领作用显著增强,成为再创发展新优势、集聚发展新动能的主引擎,高端要素配置能力进一步提升,助推宁波都市圈城市极核功能大幅增强,成为亚太开放门户的强劲支撑。 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就业创业更加充分,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5%以上。建成城乡一体、更高水平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质量稳步提高。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丰富,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增加。医疗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提升。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市民幸福感、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港城品质更加彰显。打造宁波都市圈,重构城市空间格局,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区域影响力,争创国家中心城市。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年均增长5%左右,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面形成,创新港城联动路径,国际强港地位确立。创建新型智慧城市,城市管理精细化、网格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品质城区、特色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推进。全方位展现“东方大港、江南水乡、文献之邦、商埠名城”的独特魅力。 城乡文明更加提升。社会治理机制更具效率,法治宁波建设深入推进,社会诚信体系更加健全,厉行法治、崇德向善成为全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市民文明素质全面提升,全区域高水平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硕果,全国文明城市和东亚文化之都影响力不断增强,成为书香之城、音乐之城、影视之城。文创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9%以上。 生态环境更加优美。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成为主流,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加快构筑城乡一体的绿色生态体系,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0%以上,水质优良率达到70%以上。美丽宁波建设全域化,城乡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环境更优美,成为生态宜居、山海宜游、现代宜业之城。 (一)聚焦产业高新化,培育更加强劲的发展动能。 深化创新驱动战略。构建“一带两湾”创新空间,建设创新大平台、创新大项目、创新大团队、创新大企业、创新大环境,打造一流的创新生态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新型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推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建立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3.2%以上,每万人发明专利授权数达到38件。深化人才强市战略,深入实施“3315计划”“泛3315计划”和“技能宁波”行动计划,推进职业教育“三名工程”,大力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人才规模达到280万人,加快建设人才新高地。加快高等教育跨越发展,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引进共建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区域布局试点。 大力振兴实体经济。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构建“3511”先进制造业体系,以智能经济为主攻方向,打造一流的现代产业体系。修复传统动能、培育新的动力,推进“拆治归”,加大“四换三名”“互联网+”“机器人+”“标准化+”力度,打造标准强市、质量强市、品牌强市。加快农业现代化,加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农业新主体、新业态、新功能,促进优质高效、特色精品、绿色生态农业发展。弘扬“工匠精神”,培育港城工匠、首席工人。鼓励企业专注主业、做强实业,壮大行业领军企业和“单项冠军”队伍。 促进服务业跨越发展。形成“一核两圈四带”的服务业发展布局,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0%以上。发展港航物流、节能环保、金融服务、会展贸易、科技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与先进制造业互动发展、深度融合,壮大港口服务经济、临空经济和总部经济。发展现代商贸、文化创意、健康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促进实体零售、传统商贸业创新转型,推进邻里中心、智慧商圈建设,实施全域旅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培育平台经济和分享经济等新业态。建设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实施“保险+”发展战略。推进“中国快递示范城市”建设,争创国家5G试点城市。 (二)聚焦城市国际化,推动更高水平的开放合作。 增强港口发展能级。支持宁波舟山港创新转型发展,统筹推进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加快构建海铁联运、江海联运等多式联运体系,打造现代化国际强港。完善交通大格局,构筑沿海南北、沿江东西、甬昆西南三条对外综合运输大通道。构建“两环十射四连四疏港”高速公路网,新增高速公路里程111公里。推进金甬铁路、甬舟铁路、沪嘉甬铁路、城际铁路等项目,谋划甬台温沿海高铁、沪甬跨海大通道(金山-慈溪)建设。建成投用栎社国际机场三期和宁波杭州湾、宁海通用航空机场,空港旅客年吞吐量突破1100万人次。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创新外贸发展体制和政策,促进外贸优进优出。探索投资贸易便利化新模式,加快“三互大通关”建设。打造国际贸易中心城市,年自营进出口额达到7000亿元。坚持招强引优,引进更多世界500强企业、全球领先企业、国际创新型企业,力争引进外资200亿美元以上。支持有条件企业走出去,培育本土跨国公司。扩大国际交流合作,举办更多国际知名展会、高端体育赛事和文化活动。 做强对外合作平台。举全市之力创建国家级梅山新区。整合提升开放平台,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向自由贸易区转型,巩固宁波在浙江对外开放的龙头地位。推进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建设,构建甬台舟协同发展机制。加快宁波都市圈和上海、杭州都市圈城际协同发展,进一步融入长三角城市群。 (三)聚焦发展均衡化,实现更高层级的统筹协调。 统筹区域空间。开展城市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编制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推进“多规合一”,构筑“一核两翼、两带三湾”多节点网格化市域空间格局。推动“东集聚、南融合、西开发、北提质”,提升中心城区极核功能。推进余姚、慈溪和宁波杭州湾新区“北翼”协同发展,加快宁海、象山“南翼”统筹发展,支持卫星城和中心镇建设。常住人口城市化率达到75%。促进海港、海湾、海岛联动发展,争创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强化城乡一体。城市基础设施向村镇延伸,加快构建城乡一体的交通路网、信息网、资源管网、防洪排涝网、污废处理网,实现联网对接、高效运转。城市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优质资源向农村延伸,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努力让城乡居民都能享受高质量基本公共服务。争创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城市。 促进民生幸福。实施更积极的就业政策,新增就业75万人。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持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比。构筑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网,实现法定人员参保全覆盖。实现城乡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每百名老人养老床位达到5张以上。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健全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健康宁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促进人口均衡优质发展。 (四)聚焦建设品质化,打造更具魅力的现代都市。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构筑大都市多中心体系,做精三江口,做强东部新城、南部新城、镇海新城,规划开发两江北岸,高起点高水平优化东钱湖区域发展。推进城市设计试点,促进城市有机更新。建设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改造成片危旧房、城中村等棚户区,整治城区主要道路和街区,塑造城市核心地标。加快推进轨道交通、“四横五纵”快速路网和大型跨江桥梁建设,创建国家公交示范城市,构建都市区一小时交通圈。突出城市滨水特色,打造“三江六塘河”,实施防洪排涝“2020行动计划”。建设城市核心商圈,优化城乡商业布局,打造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完善城市管理体制,扩大智慧城管覆盖面,推进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跨越。 打造美丽镇村。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农村安居宜居美居、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示范分类创建”四大专项行动,推进村庄设计工作。发展农村美丽经济和乡村旅游,保护利用历史文化村落和传统镇村,培育提升一批有特色、有韵味、有风情的示范县、示范乡镇、示范村和风景线。 创建高水平文明城市。弘扬宁波精神,挖掘浙东文化、阳明文化、“宁波帮”文化等历史文化底蕴,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打造一流的城市软实力。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筹建宁波新音乐厅、文化馆、河海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等设施。支持国防建设,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八连冠”。实施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工程、文化精品创优工程和文化名人培育工程,深化媒体融合改革,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五)聚焦生态绿色化,建设更加宜居的美好家园。 整治修复城乡环境。打好“五水共治”“五气共治”“三改一拆”“四边三化”等组合拳,建成“污水零直排区”,实现城镇截污纳管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保护修复山水林田湖生态,筑牢以四明山绿色生态安全涵养区、沿海蓝色生态带、三江流域休闲生态走廊为骨架的生态安全屏障。增加公园绿地,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深化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实施碳排放、能源消耗、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实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消费模式和行为习惯。 建设生态文明制度。建立统一的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体系,健全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用能权、碳排放权、排污权有偿交易和差别化价格机制。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和相关产业发展。实施最严格的环境和耕地保护制度,强化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 (六)聚焦治理现代化,营造更加优良的发展环境。 建设法治政府。打造一流的法治城市,坚持科学民主决策,严格依法行政,自觉接受监督。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行政务公开,打造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发展软环境。深化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创新治理机制。培育壮大各类社会组织,拓展人民团体、基层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等参与社会治理渠道,创建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加快基层治理“四个平台”建设,完善镇乡(街道)社会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功能,提高网格化管理效率,打造一流的社会治理体系。 确保和谐稳定。健全社会矛盾疏导和联合调处机制,防范管控化解各类社会风险,引导群众依法行使权利、表达诉求、解决纠纷。加强国家安全工作,建设平安宁波,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确保城市安全、社会安定、百姓安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