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文体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5月01日 星期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枕 流

    每年的4月23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世界读书日”。这个日子最初是为了纪念西班牙大文豪塞万提斯——因为这天是他的忌日。然而巧合的是,这一天也是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出生和去世的日子。美国作家纳博科夫、法国作家莫里斯·德鲁昂及冰岛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拉克丝内斯也都不约而同地出生于该天。于是,“4·23”便成了一个和文学、阅读分不开的日子。

    中国的古人向来崇尚阅读。不管是“书中自有千钟粟”这样从功利角度构建起来的阅读观,还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等渗透了独善其身意味的阅读理念,它们共同的一点就是:承认阅读本身有莫大价值,它对生命的成长会产生深远而良好的影响。今天,我们仍希望孩子能早早养成阅读习惯。最近央视有一档很火的文化类节目“朗读者”,其开办初衷同样是鼓励广大观众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抽空阅读一些名篇佳作,体会阅读的魅力、享受阅读的快乐。

    事实上,传统纸质书的阅读在社会整体阅读模式中所占据的份额在逐年减少,相较于世界上人均阅读量名列前茅的以色列、日本等国,中国人似乎更喜欢打游戏、看电视、聊天。诚然,人均阅读量低是个有待改变的现状,但笔者认为,人们对于阅读存在的诸多误解,更值得正视。

    首先,阅读的前提应该是自愿。朱熹说:“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熏风;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深解读书之乐的人才能读得下书去。其次,积极、持久的阅读始于爱好,但最终应该化为一种自然习惯。如今比较泛滥的就是功利性阅读。很多人读书,期待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有些出版单位为迎合读者,让书籍市场上充斥起了很多速成读物。像什么“一本书读懂中国史”“一本书了解经济学”等等。其实稍微用脑想想,对任何一门学问,要想达到精深的程度,都不可能只废一日之功。速成心理乃是读书人之大忌。古人尚知“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现代人更应明白,求知从来靠的是细水长流的功夫。再次,碎片化阅读不可取。也许“存在即合理”吧,这种阅读形式和快节奏、高效率的生活方式、交际方式相应而生。大家觉得上网看看时事新闻、明星八卦、无厘头段子也是阅读啊!笔者只能说,这的确是一种文字资源吸收方式,但此类阅读的弊端显而易见:浮泛,随机,将那些经过浩淼岁月检验的大部头经典著作排除在了视野之外。“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思则罔”。快速浏览虽然也经过大脑系统的过滤,但大脑针对那些文字刺激给出的不过是一种功能性“反应”,而非深入细致的分析与考量。与之相对,传统阅读带给我们的是深邃隽永的文化享受,是对前辈文人、学者思想精华和精神内质的接收和传承,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智慧启迪。

    最后还想提一点。笔者发现不少读者,甚至是那些十分爱好读书的朋友,他们也没有“去读那些已经读过了的书”的习惯。比如一部文学名著,他们看过了,觉得对书中人物关系、情节转折都了然于胸了,就将该书束之高阁。然而正如苏轼所言:“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经典之作,可以常读常新。笔者自己差不多隔年会再翻翻雨果的《悲惨世界》—— “只要世界上还有愚昧和无知,这本书的价值就永远不会失去。”

    世界读书日,一年唯一度。可真正的读书人可能并不会太“看重”这个日子。他们不会如追逐热点话题般,只在那天买几本书来翻一翻。因为他们早将阅读当成了一种生活方式,所以无需意志力的支撑,每一个闲暇时刻,都可“手不释卷”。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