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峰 5月1日12时,我国所有海区统一实行伏季休渔。今年,我国对海洋伏季休渔制度作出大幅调整,休渔类型统一并扩大,休渔时间延长。据介绍,总体上各海区休渔结束时间保持相对稳定,休渔开始时间向前移半个月到1个月,总休渔时间普遍延长1个月;各类作业方式休渔时间均有所延长,调整后,最少休渔3个月。 伏季休渔,目的是让天然水域鱼类有生息繁衍的时间,避免守着海洋却无鱼可捞、可吃的危局。而新疆、内蒙古等地草原牧区的禁牧、休牧、轮牧制度,目的则是实现草畜动态平衡,保护牧区的生态环境。而这禁渔和禁牧制度在其他领域,也有借鉴意义。就像旅游景点,也应该实行休游或禁游制度。 目前,国内只有个别景区采取了一定时期内停止营业,让景区生态休养生息的措施。普遍情形则是,涸泽而渔式的旅游经济,已让众多风景名胜伤痕累累。如媒体曾高频率曝光南方某省一著名景区,由于近年来过度开发,游人暴增,导致有些瀑布消失,海子不断干涸,部分森林被滥伐,沟内垃圾无法及时清理、外运,生态环境逐步恶化。专家对此忧心忡忡,长此以往,惨遭破坏的自然景观或将难以修复。 自然山水资源遭到破坏,表面上看是旅游景点容纳、接待过量游客所致,实际是利益作祟。一些地方不经科学论证,在林木管理、污染治理、垃圾处置等条件还不成熟时,便仓促开发旅游资源,走上了粗放管理、掠夺式经营的老路。 风物长宜放眼量。对于旅游景区的公共资源,也应借鉴休渔和休牧制度,在植被生长期、动物繁殖期、流水最少期、积雪最薄期等实行休游期,让山山水水也休个假,使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保护并举,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