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效仁 协会学会充当“红顶中介”和“二政府”,“靠机关吃企业”问题突出。这是中央第十巡视组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党组反馈的专项巡视意见。国安监总局深入推进协会学会与总局机关脱钩,切断各种利益关系,逐步实现政社分开、职能分离(5月2日《人民日报》)。 戴市场的帽子、拿政府的鞭子、收企业的票子、供官员兼职的位子……一段时间以来,一些行业协会学会打着政府旗号“狐假虎威”,已成社会之痛。国安监总局下属的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对2010年即未保留的“安全社区”评审,以总局名义继续开展到2015年;中国索道协会自2013年底以来共收取117家企业评审费用431.94万元(税后)。 一些协会学会因为“顶戴花翎”,不仅攀附公权力,且手握着鉴定、评估、评优等多项权柄,以服务费、咨询费、会费等名义违规收费,或者通过花样繁多的手续、认证,大肆“吃拿卡要”,谋求社团利益的最大化,可谓为害甚烈。去年6月,审计署的一份报告指出,13个中央部门主管的35个社会组织和61个所属事业单位利用所在部门影响,采取违规收费、未经批准开展评比达标、有偿提供信息等方式取得收入近30亿元。类似现象,地方上也不少见。 正因为“红顶中介”已成新的市场“拦路虎”,也为权力寻租和腐败提供了机会,企业怨声载道。早在2015年4月底,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通知,要求全面清理“红顶中介”,整治服务乱象。然而,“红顶中介”规模庞大,清整实非一日之功。截至2013年12月底,全国依法登记的行业协会商会近7万个,其中全国性的即有800余个。 “红顶中介”与各级政府机构有难以割舍的利益关系,业已形成利益链,体制的强大惯性使得其“去行政化”的过程殊为不易。更何况常常“前清后乱”,导致反弹。形式上已经市场化的协会学会,实质仍为拥有行政审批权的内部人所控制,致使监管越发困难。 清理“红顶中介”需标本兼治,才能防止反弹回潮。不仅要摘掉其“顶戴花翎”,关键在“釜底抽薪”,彻底斩断其与权力机构各种显性、隐性关联。将其迁出政府办公机构,取消隶属关系,公职人员不再兼职领导,真正“断奶”,使其成为在民政部注册的民间社团和独立市场主体,而不再是“二政府”。 厘清政府与协会学会的职能边界,将权力的归于权力,市场的归于市场。对于系统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等应当全面清理,没有政策依据的一律取消。合规的评先权应收回,并向社会公布,以利公众知情监督,决不让协会再染指。而协会只能通过优化服务,提高其公信力。 对中介服务事项,政府当实行购买服务。出台相关制度,对立项、预算、采购及验收支付等各环节作出细致规定,规范委托事项经费的管理,提高委托项目绩效;对受托单位的履约责任提出明确要求,使之责权利相匹配。 加大市场培育力度,打破行业中介服务的垄断,使“一行一会”变为“一行多会”。供给多了,垄断和空子自然就少了,中介也才能真正回归市场,学会自重自爱自立自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