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5月05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老祖宗的好东西留下来

    兰 草 

    鄞州区瞻岐镇出身于木工世家的张立群,几十年来沉浸在木质建筑魔术——营造工艺极其复杂的藻井制作之中,如今已声名远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奉化布龙”的代表性传承人陈行国,从十六七岁开始,40年没离开过奉化布龙;52岁的邵益达守护工艺骨木镶嵌技艺36年,蜚声海内外;4位“新生代”艺人正式向第五代宁海平调耍牙传承人叶全民拜师;余姚“干大林豆浆”制作绝技已传给下一代,后人在余姚市区开出新店;泥金彩漆工艺代表性传承人黄才良,多年定期到宁海职高授课,已物色到10余个接班人……一段时间以来,有关宁波非遗传承的新闻频繁见诸报端。

    近年来,非遗传承步履维艰已成不争的事实,不少非遗项目传授人严重老化,有的已经相继离世,一些精巧的手工技术濒临灭绝。究其原因,由于多元文化、工业化和全球化的冲击,传统文化记忆似乎渐行渐远;非遗项目诞生的社会环境变迁,一些非遗产品与现代审美相去甚远,小剧种等比较冷僻的项目传承难度更大;生活节奏加快,新的行业不断出现,部分非遗项目已失去实用价值,为追求更高收益,人们不愿以精雕细刻、节奏缓慢、难以在短时间内学会的非遗技艺为业等,导致非遗传承后继乏人,面临“人亡歌息、人走艺绝”的窘境。

    北宋大儒张载有一段言简意宏、传颂不衰的名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为社会重建精神价值,为民众确立生命意义,为前圣继承已绝学统,为万世开拓太平基业。其中第三句,“往圣”指历史上的圣人,即人格典范和精神领袖;“绝学”指中断了的学术传统,扩而大之,就是指老祖宗留下来的有用的东西。这“四为”都十分困难、重要,非“为”不可,而把“继绝学”同其他“三为”并列,则道出了其重要性。

    若问,这些或成“绝学”的东西有用吗?那就得审视看待问题的角度了。“往圣”们披荆斩棘,皓首穷经,经过数年甚至几代人的努力,才开宗立派,创造出宝贵的精神财富或物质财富,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如果因为短视,使某种非遗失传、某种文化灭绝,上对不起祖宗,下对不住子孙,将成难以弥补的巨大损失。

    有人曾问潜心研究梵文、吐火罗文的季羡林先生:您研究古代东方语言对现在有什么用?先生答:学问不能拿有用无用来衡量;又说:不问用不用,只说知不知。许多勇于拓荒的“往圣”,治学时不问有用无用,其实是讲大用而不计小用,看将来而不计眼前,为人类之大公而不谋个人小利。连季先生自己也不曾想到,他研究的吐火罗文在40年后会派上大用。上世纪70年代,新疆出土吐火罗文残卷,正是季先生破译了这部天书,“补回”了一段历史,这一成就使得“在当前国际吐火罗文研究最前沿上,中国已经有了位置。”

    宁波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在四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中占23个,梁祝、徐福东渡、布袋和尚等传说,宁海平调、甬剧、姚剧、四明南词等戏曲,骨木镶嵌、朱金漆木雕、泥金彩漆、金银彩绣、越窑青瓷、余姚土布等制作技艺扬名四海。此外,还有大量省市级非遗项目,“为往圣继绝学”的任务崇高而艰巨,以笔者管见,第一位的工作应该着眼于人。

    改善传承人生存发展环境。一些年代久远、文化含量高、技艺难度大的非遗项目,传承人往往无法以此维生,若不加扶助只能自生自灭。政府部门应采取倾斜性政策,提高非遗传承人的社会地位并加大财政补贴力度;通过构建完善的传承人认定机制,探索团体传承制度,促进职业传承;组织力量用口述历史、原生态记录、制作全程影像等方式,加大非遗保护力度。

    大力发现、选拔、培养有志于此的承接人。非遗项目的共同特点是奇、特、精、绝、专,传承难度极大,承接人只有在浓厚的爱好、兴趣支持下,才能引发其对承接项目的体验,甘于寂寞,乐此不疲。

    与时俱进,注重创新。非遗传承人必须努力推陈出新,用“产品”说话,吸引今人特别是年轻人,才能使之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使传承之路越走越宽。

    从娃娃抓起。为确保非遗“活态”传承,应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基地或传播基地,使课堂成为新阵地,让学生担当生力军,延续我们的文化DNA。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