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波 相较于走“储蓄型路线”的父辈,“85后”“90后”的年轻人更习惯信用消费,“花明天的钱让今天的自己活得更好”,是宁波许多年轻人的消费特点(5月4日《宁波日报》)。 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曾说过一句话:“互联网的下一个红利是信任。”据称,阿里巴巴旗下在线旅行平台飞猪正在创建“未来酒店”,未来酒店的经营模式不再是“掏钱入住”,而是“刷脸入住”,离店后再从客户支付宝里直接扣款。 信用卡只是打开了中国信用消费的冰山一角,而互联网则是让信用消费整体破冰。互联网信用的扩张,改变了过去经济运行的框架和模式,推动着社会经济活动跃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消费者花钱不仅买到了商品,还买到了信用。 应该注意到,信用消费容易造成不理性消费。过去“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消费方式,消费者眼睁睁看着口袋里的票子没了,“心痛”的心理体验会让其更加理性。而信用消费只见消费不见钱,“爽”过之后也容易留下后遗症,这几年闹出许多命案的“校园贷”,就是不理性信用消费的恶果。 信用消费,消费的不仅是金钱,还有信用;刷脸时代,赖账丢的不光是脸,还有信誉。信用消费时代,每一起消费行为不再是简单的等价交换,而是个人信用与社会生活的交换,消费的同时你已经“被征信”了。所以,消费者可以“花明天的钱让今天的自己活得更好”,但也要在消费前问问自己:明天我到底能挣多少钱? 不管消费方式怎么改变,消费文化怎么发展,这四个字永远不会过时——量入为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