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5月09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破人才瓶颈 应以企业诉求为导向

    冯海宁

    近日,记者对宁波等地的121家企业创新情况进行了调查,不少企业反映,创新中遇到“人才瓶颈”,在培养、引进、评价、激励人才和人才流动等方面,鼓励创新的人才政策落实还不是很到位,导致人才请不来、留不住,企业创新借不上人才的力(5月8日《人民日报》)。

    人才是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但从记者调查情况看,不少企业遭遇“人才瓶颈”:人才难引进,户口、子女上学、出入境管理等难题影响人才流动;人才难留住,研发人员税负过重(如月薪6万元到手3万元)让企业“压力山大”;人才难“升”,现行人才评价标准没有考虑企业实际需求。

    这些“人才瓶颈”不仅影响企业发展,也造成了部分人才资源浪费。实际上,这些年我们一直在谈论如何打破“人才瓶颈”,去年有关方面也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但从实际情况看,仍有很多“人才瓶颈”束缚企业发展,而这不是企业自身能力能够解决的,亟待有关方面出手。

    要抓紧落实上述意见。比如,该意见提出“突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导向,建立高校学科专业、类型、层次和区域布局动态调整机制”,如果这条意见真正落实,“高校专业对不上企业需求”“职业教育难解企业创新之渴”等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这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相关学校抓紧落实该意见。

    在落实上述意见的同时,也要有所创新。比如说“人才评价”,意见指出“突出用人主体在职称评审中的主导作用”,这一点很关键,不过只是“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和国有企业自主评审”。把民企排除在外,那么民企在职称评审中就难以发挥主导作用,在“留人”时就难免力有不逮。因此,有必要把民企也纳入职称评定体系,赋予民企自主评审职称的权利。当然,为了维护职称评审的公正性和职称的含金量,有关方面既要明确基本评审条件,也要监督民企职称评审过程。这样一来,民企也能与高校、国企在人才市场进行公平竞争。

    需要加快相关改革。户口、子女上学、出入境管理等难题影响企业引进人才,需要相关部门对症下药。比如在落户方面,能否针对企业急需的人才进一步放宽落户条件?教育方面,更应该保障企业人才子女正常的受教育权;出入境管理方面同样需要深化改革为人才引进创造条件。尤其是个税改革必须加快。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主要靠报酬,然而企业开出高薪之后,企业人才实际到手的收入只有一半,这显然会让企业“压力山大”——不仅付出高薪,还可能留不住人才。这一方面需要降低个税最高边际税率,另一方面需推进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税改革,以减轻个人税负。

    更重要的是,要以企业诉求为改革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方向。过去多年,尽管一直围绕打破“人才瓶颈”在努力,但效果有限,原因之一是没有真正以企业诉求为导向,不清楚企业使用人才究竟需要哪些方面改革。唯有按照企业诉求,为企业量身设计相应的体制机制,才能解企业人才之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