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文体新闻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5月11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荧屏焦点 所折射的两重光芒

    王 梁

    在过去的近半年时间里,相信很多人与我一样,眼睛与心灵都聚焦到了几大荧屏热点:无论是春节期间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还是三四月份的反腐大局《人民的名义》,抑或刚刚播完最后一期的第一季《朗读者》,无一例外都掀起了收视高潮,引发了广泛关注。那种因为一部电视剧或一个节目而促成全民围观热议的现象在这些年并不多见,在网络评论中,很多网民直言已经很多年没看电视了,是这些节目重新把他们拉回到了屏幕前,以至一期期、一集集欲罢不能。作为参与其中并获益良多的一分子和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由衷地为这些电视作品点“赞”。想想看,有多少人在这个过程中接受了一次生动且深刻的教育和洗礼,整个国民素质都可能因此而提升了层次和境界;从教育角度而言,这些节目资源不仅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优质素材,而且也能推动学校、教育工作者去进行自我反思审视及整合优化。

    在内容鱼龙混杂、质量参差不齐的电视节目海洋中,这三个节目毫无疑问是精品、是清流、是良心之作,我们能感受到它们所蕴藉的巨大魅力,还能感受到它们所折射的摄人光芒。我想试着之归纳为以下两点。

    一是文化之光。《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的性质即为文化类综艺节目,它们以挖掘、弘扬、传播、展示中华传统文化和经典文化为出发点与落脚点,前者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后者则以“一个人、一段故事、一段文”为基本架构,营造一个个融合人间真情和人文色彩的声音文化片段,润物无声,温暖人心,感人至深。文化是这两档节目的土壤和源泉,在节目创作和演绎过程中又被赋予新的内涵意蕴、个性风格和生命活力,观众在欣赏聆听过程中也进行了一次文化的对接与整合。

    对于文化之光,我以为最闪亮的发光体应该是文学,诗词、散文、小说,莫不是文学,全民追剧的《人民的名义》,改编自同名小说,据说销量也已突破了150万册。有人说文学式微,再不复上世纪80年代的火热壮观,但文学于人们心灵的慰藉滋养和对现实生活的观照反映不是其他形式所能轻易取代的,诗和远方永远流淌文学的血脉间,也驻扎于人们的心灵深处。

    文化之光另一个显而易见的证明是主持人董卿,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她自小受家庭熏陶、一路不断修炼的深厚的文化底蕴才拉高了整台节目的文化品位。舞台中央,她恍若一树优雅的文化绿植,亭亭玉立。

    二是品质之光。这应该是大众被首先刺到、最终难以抗拒的那抹最耀眼的光彩。随着经济社会的繁荣和技术手段的进步,影视荧屏上、网络世界里乃至纸质书刊中充斥了太多肤浅、庸俗、粗糙的信息垃圾、文化垃圾,置身其间,要么同流合污、自堕自贱,要么干脆关闭感官与心灵,戴上口罩或墨镜,无声抗议、抵制污染,常常是不能自由尽情地呼吸。而这三个节目却以它们的精致、深刻、真诚打开了观众心扉,触动了他们的灵魂,对整个文化市场也是一次荡涤和净化,并清晰地昭示:在文化产品和信息资源极大丰富的当下,品质才是王道,是根本需要。

    《人民的名义》其实称不上完美,在剧情、剪辑和表演上均有瑕疵,也遭到不少网民吐槽。但收视率屡屡“破5”真印证了那句“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它的优良品质让多少电视剧相形见绌、黯然失色,镜鉴了它们的粗俗不堪,这离不开整个创作团队特别是那一众老戏骨的认真打磨、精益求精。而央视出品的《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更是以国家平台、大家气派、精工巨制独艳群芳,令人叹为观止。

    我其实也有好几年没有认真看过电视了,家里的电视机几乎成了摆设。因为很多时候一个个频道翻过去,我会觉得特别失望甚至愤怒。许多节目主持人、嘉宾、观众、演员在那边极尽搞笑搞怪、矫揉造作之能事,以肤浅、低俗为荣为傲,让人不忍直视。长此以往,对观众的智力发育、精神成长都会造成损害。而《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以及《人民的名义》的价值就在于它们深耕文化和现实,尽可能摒弃一切浅薄庸俗因子,有思想、有内涵、有力量,能够丰盈精神、震撼心灵、涵育气质,引领社会风尚。

    作品是人的创造,只有充分激发创作者的主观能动性,方能在最大程度上成就作品的高品质。董卿前些天在《面对面》中接受采访时说,她有一段时间特别讨厌自己的主持有了套路。囿于经验的主持,这不是她想要的,她害怕,所以她出国留学深造一年,破茧成蝶,才有了如今感动到观众也感动她自己的《朗读者》,她是怀着敬畏之心在创作这档全新节目。这也是《朗读者》能成功的重要原因。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