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安全之本”
广州大学教授涂成林在《光明日报》刊文提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既有助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人民的文化福祉,也有助于确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保障国家的文化安全和长治久安,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从“安全之本”视角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安全特别是国家文化安全的坚实堤坝。
维护国家安全,从根本上说就是维护国家、民族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维护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文化安全关乎意识形态、核心价值、传统文化、生活方式、文化产品等多个方面,涉及国家核心利益和生存底线,在国家安全体系中处于关键地位。一个国家、民族能否保持其优秀传统文化而不被他国外族侵袭或同化,既关系到其能否建立真正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也是衡量国家、民族文化安全的重要标准。如果某个国家、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遭到破坏甚至毁灭,那就意味着它已经站在亡国灭种的边缘,在面对他国外族的文化侵略时只能缴械投降。显然,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不仅有助于巩固国家安全的核心利益,也有助于断绝某些西方大国颠覆中国的白日梦想。
语言能力建设是“一带一路”的基础性工作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智库、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教授沈骑在光明网撰文认为,语言能力建设是“一带一路”的基础性工作。
第一,语言是促进“民心相通”的根本保障。“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加强语言教育与语言传播,能够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语言互通和文化交流,进而实现“民心相通”。第二,语言是服务“互联互通”的重要支撑。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工程,涉及各国基础设施、制度规章以及人员交流等多方面开放与合作,扎实可靠的语言知识储备和外语能力将成为“互联互通”的重要支撑。第三,语言是确保丝路安全的战略资源。丝路安全问题的跨国性和外溢性会使相关国家处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情况。语言在防范、规避、预警及保障丝路安全问题时,在消除和化解非传统安全威胁和风险过程中,都具有无可替代的战略价值。第四,语言是彰显国家实力的重要标志,国家语言强弱,不仅是国家盛衰的标志,国家语言能力也会促进国家的发展与强大,维护和拓展国家利益。
规范引导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
黑龙江省行政学院温美荣在《中国社会科学报》撰文认为,公共政策是构成现代公共生活的基本元素。当前网络已经成为公共生活空间的新形式、新载体,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已经成为凸显公共政策公共性的重要途径。公民通过网络参与公共政策对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内容选择、功能效果等均会产生影响,有利于增进主体公共性,有利于增进客体公共性,有利于增进价值公共性。即公民网络参与影响着公共政策制定,有序有效的公民网络参与有助于公共政策制定的改进优化,而相关公共政策的制定也会影响公民网络参与的状态及其发展优化。
通过合理有效的公共政策制定及供给,可以避免公民网络参与的负面效应,促进公民网络参与的健康发展。一方面,要通过实质性公共政策的制定,赋予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活动的权利,合理界定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的资格、条件和保障措施;另一方面,要通过程序性公共政策的制定,明确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的规范,科学设定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的事项范围、途径渠道、结果效力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