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① |
|
② |
|
③ |
桑金伟 “余姚老布”是形形色色土布中的一种,因此也称作“余姚土布”。其实土布是相对于后来的机布或洋布而言,是后者问世之后才有的称呼。余姚老布最早的称呼应该是“越布”,因为余姚旧属越地。老布则是浙东一带百姓口中的习称,此外还有粗布、小江布、杜布之称。 余姚老布的主产地在余姚北部的泗门、朗霞和慈溪的周巷、浒山、彭桥等乡镇,周、浒两镇更是业中翘楚。这些地方在1954年前属余姚县,故以“余姚老布”统称之。 当一种产品成为商品后,才有可能出现规模生产,进而形成一种产业。周巷、浒山、彭桥等地的余姚老布很早已成为产业,它是农家自耕自织之自然经济的升华。 余姚老布得益于棉花生产,棉花生产又得益于海地。建塘围海得来的涂地,难种其他作物,却能植棉,这给海地人带来了生机。 据载,南宋乾道年间,浙东已普遍种植棉花,延至元代植棉更加普遍。明嘉靖时遭倭寇骚扰,植棉一度衰落。清康熙年间,棉业重新得到发展,棉花远销闽赣等地。光绪《余姚县志》引录乾隆六十年(1795年)《修助海候庙碑记》中记载:“姚邑之北乡濒海,沿海百四十余里,皆植木棉,每至秋收,贾集如云,东通闽粤,西达吴楚,其岁息以百万计,邑民资是以生者十之六七”,因此那时就有了“浙花出余姚”之说。民国时期,以逍林、浒山、周巷、长河为主的姚北地区,棉花产量位居全省之首,所产棉花被誉为“姚花”。“姚花”驰名于沪、杭、甬棉花市场,当时的宁波和丰纱厂就直接在浒山西门外设棉花收购站。 棉花业的繁盛必然带来纺织业的兴起。据说早在东汉时期,余姚的“越布”已经远近闻名并成为贡品,不过宋代以前“越布”以麻、葛为主要原料,宋代开始以棉花为主;南宋绍兴十六年(1146年),姚北就产布7.7万匹;元代又以“小江布”驰名,《元一统志》有记录说:“余姚有小江布,今出彭桥”;清代至民国,姚北更是“家家纺纱织布,村村机杼相闻”,纺织业成了传统支柱产业。 余姚老布产销顶峰在1942年。此时正值抗战时期,由于战争导致城市机器纺织业凋敝,大量皮棉再也无法外销,城市失业者也纷纷回乡寻业。这“为乡镇土纺土织的发展提供了外部条件。周巷海甸村吴椿泉、吴宝发率先使用多锭大摇车,因其效率大为提高,发展很快,周巷一带增至500部。1942年,全县土棉布产量达12万匹,产值512万元,为土纺织业最盛年份之一。”(见《慈溪县国营工业志》) 余姚老布是很有地方特色的家纺产品,它的制作是一项代代相传的传统手工技艺。在三北地区,农家姑娘一般十三四岁就要学习纺纱织布,到了婚嫁年龄时,已成了织布的“老把式”。出嫁的那一天,姑娘要将亲手织成的一匹匹花布放在嫁妆船上,为整个嫁妆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说到纺纱织布,我们不能忘记黄道婆。这位宋末元初的著名纺织家去世后,以她出生地为名的“乌泥泾被”声名鹊起,附近上海、太仓等地竞相仿效,这些纺织品远销各地,很受欢迎。很快松江一带就成为全国最大的棉织业中心,且绵延数百年,经久不衰。据说18世纪至19世纪,松江布还远销欧美,获得了较高声誉,当时称松江布匹“衣被天下”。这伟大的成就凝聚了黄道婆的大量心血——她教人纺棉织布,推广“捍、弹、纺、织”之工具,传授“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等织造技术。她的故乡,至今还传颂着“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二只筒子二匹布”的歌谣。 黄道婆的纺织技术很快由杭州湾北岸传到了南岸的三北。有一种说法是,为了有别于“松江布”,也称余姚老布为“小江布”。小江布后来也出了名。 元朝时出名的余姚“小江布”和民国时出名的“彭桥细布”,均出产于离浒山不远的彭桥。为了核实这两种老布,我最近接连3次去了彭桥,造访多位高龄村民和老教师、老裁缝等。 遗憾的是,当地竟已无人知晓“小江布”,然而彭桥人称自己的布为“卖布”,即为卖掉而织的布,说明彭桥的布早已成为商品。当年几乎家家户户做“卖布”,这些布挑到毗邻的白沙路街上出售,说明浒山边上的白沙,是布匹的集散地。考察还得知,小小的彭桥街上过去竟有三家染店,说明彭桥生产的不仅仅是白布。 欣慰的是,我拍摄到了淡粉色的条子布、用方格布做的枕头、用灰布做成的女式大襟布衫,还有一条老布手巾和一卷老布织带,它们属于“彭桥细布”系列。新中国成立后,多数农户经历数次建房搬家,老布及其制品大多遭到丢弃;“外婆”们也一个个走了,她们的老布衣物随之消失。原汁原味的老布已成了稀罕物——大约是我的诚意和执着赢得了支持,彭桥人翻箱倒柜为我找到那些仅存的老布。我很感谢他们。 余姚老布的花色繁多,有紫花布、净白布、元色布、青花布、茄花布、方格布、斜纹布、篾爿布和各色条子布等数十种,这些老布几乎能做成所有衣着和被褥。 目睹这些久违的老布,不由触景生情。我父英年早逝,家道中落。先父留下的洋布衣服,由母亲改后给更需要衣着的大哥大姐们穿了,轮到我已无像样的衣裳了。好在住在城郊务农的舅妈们都是织手,每年都送些老布过来。1969年我要去支农,舅妈们送来些许老布和老布毛巾。舅妈说:阿伟,种地头雨打日晒,穿老布要比洋布好。 记忆中,直至20世纪70年代,仍有人穿老布衣服。其实,老布沿用的是传统手工织布工艺,全棉而不采用化学上浆、漂白工艺,用脚踏木制斜梁织布机和竹木附属工具来加工,全程不接触金属、化工品和塑料件,是完全的绿色环保产品,符合现代人回归自然的理念。其布料又具有柔软舒适、透气吸汗、冬暖夏凉、不起静电、抗辐射的作用,与肌肤亲和力强。 余姚很重视对余姚土布制作技艺的挖掘和保护工作,2007年开始做“非遗”的申报工作,王桂凤老人成为余姚土布制作的传承人。2008年,央视《乡土》栏目摄制组专程到王桂凤家乡小曹娥镇进行拍摄,使销声匿迹50多年的余姚老布制作流程得以再现。2009年,王桂凤被认定为第三批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2011年,余姚土布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也专程去拜访了王桂凤老人。王阿婆1936年生人,现住余姚市小曹娥镇建民村全灶五丘。小曹娥与慈溪的周巷镇仅一路之隔。 王阿婆说:年轻时,一天能做老布10到20尺。织布最累的是眼睛,一直要盯着看,一般一幅布有600多根经线,这么多线一根也穿错不得。做平布只要一只梭,两只踏脚均匀地踩踏即可。但若要织花布,就有三五根不同颜色的纬线装在三五个梭中,不能拿错;足下又有三五踏脚,也不能踏错。 从棉花到成布,余姚老布的制作工序近20道:去棉籽、絮棉、搨花锭、纺花、拨纱、染色、调纱、经纱(线)、上机、穿筘、织布等。相应的工具也有10多种:轧花车、絮棉车、搨花板和搨花棒、纺纱车、纱管、拨纱车、调纱车、纱棚、纱篰、经纱凳、织布机等;光织布机上配套的如筘、梭、羊角、幅撑等部件也不少。 过去,一季棉花妇女们能忙上一年:“十月棉花上轧车,半爿种子半爿花,抽抽搓搓成条棉,拖拖拽拽纺细纱。十二月棉纱上布机,织布娘子笑嘻嘻。”笑嘻嘻的后面是什么?织布、卖布和用布。 ①经线上了布机后经过穿筘,就可以织布了。图为余姚土布制作传承人王桂凤演示织布流程。 ②纱棚、调纱架和纱篰。 ③纱束(纱绞),有些已染了色。 (桑金伟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