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 流 中国是个诗歌大国,但古典诗歌在白话文运动以后渐渐销声匿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现代诗歌也日趋式微。西川、海子、骆一禾、北岛、张枣那一代人曾把现代诗推向最后辉煌,经过八十年代“汪国真热”,诗歌这一文学体裁便真的鲜有人问津了——尽管还有一部分理想主义的诗歌爱好者在矢志不渝地进行创作、阅读……在笔者看来,当下现代诗的状况也许可以用海子《小站》中的一句话来形容:“我很年轻,不用向谁告别,有点感伤。”而就在前段时间,一位来自微软的人工智能诗人“小冰”横空出世,出版了一本名为《阳光失了玻璃窗》的书,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由机器人创作的诗歌集。 科技日新月异,机器人能做的事情越来越多,它们凭借强大的系统计算功能很多方面似乎已经超越了人类智慧,前不久机器人“阿尔法狗”打败围棋等级分世界排名第一的柯洁即是一例。“小冰”写诗,并出版诗集,意味着人工智能已经涉足人类最引以为豪的文化艺术领域,该新闻一出,引发不少人预言:总有一日,人工智能将全方位赶超甚至替代人类的大脑。 笔者以为,一个机器人“写”了几句诗,就断言人工智能将超越人类,未免太过悲观。首先,从诗歌这一文学题材的特质考量,“诗言志”,“小冰”无“志”,靠的是事先输入软件中的我国1920年后519位现代诗人的大量作品。其次,从诗歌创作的过程来看,人类作诗,有感而发,有情而宣,需要字斟句酌,讲究音韵之美。但机器人连普通话都不会,何来音韵品味一说?再次,诗歌创作考验的是极其上层的文化思维功夫。我们熟知的那些著名诗人,大多有自己的文化积累、美学造诣、艺术追求,有对人生独特的体验和感受。这些元素集中起来,才形成他们的诗心诗情诗才。于是,张枣才能写出“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了下来”这样凄美的句子。于是,海子在得知初恋女友要移居美国后,才写下了充满祝福之情的“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可见,真正的诗人写诗时,必然是有某种可意会难言传的情愫在心中激烈涌动。相对而言,“小冰”的创作,充其量就是个按图索骥的过程。人类先用一张图画对“小冰”进行“刺激”,也即赐予其“灵感”,然后这个智能机器人才能凭借储存并学习过的大量人类诗作,写出属于它的句子。比如这首《是你的声音啊》写道:“微明的灯影里,我知道她的可爱的土壤,是我的心灵成为俘虏了。我不在我的世界里,街上没有一只灯儿舞了,是最可爱的,你睁开眼睛做起的梦,是你的声音啊!”老实说,这类诗歌,连最基本的遣词造句都存在明显瑕疵。 “小冰”作诗,徒具诗歌形式。可真正的诗歌绝对不会仅止于形式,它背后还有沧桑变化的时代更迭,秋月春花的情怀辗转。每一句诗,每一个词,乃至每一个字,都是以深沉的生命,鲜活的生活为依托的。“小冰”没有生活,没有情感,光靠程序计算,永远也获得不了人类独具的丰富情感和深邃内心。由此,笔者认为,人工智能的作诗和人类的作诗在某种程度上完全是两码事。“小冰”的写作,说白了就是“深度学习+算法运用”。它无法形成风格,也达不到高尔泰先生形容过的那种“凄红惨绿,异俗殊音”之纷呈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