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单玉紫枫 杨绪忠 “中方愿与中东欧各国携手努力,不断深化‘16+1’合作,丰富‘一带一路’建设成果,造福中国和中东欧国家人民。”前天,在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发展论坛上,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傅自应的表态,铿锵豪迈、饱含诚意。 书藏古今,港通天下。作为古代大运河南端出海口、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始发港、记载“一带一路”历史的“活化石”,宁波,曾于2015年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部长合作发展论坛。时隔两年,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官员、学者、企业家再次欢聚一堂,共同研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16+1”的发展机遇,促进各方互利合作,共享丝路发展机遇。 在论坛上,省委副书记、代省长袁家军表示,我省将以建设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宁波“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和电子世界贸易平台(eWTP)试验区为契机,与中东欧16国深化国际贸易合作、产业发展合作、科技创新合作、生态旅游合作、民生领域合作,力争用最短的时间取得更多的合作成果。 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唐一军表示,宁波作为联通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重要门户,多年的相向而行、结伴同行,为双方建立了深厚友谊。当前,“一带一路”建设方兴未艾,宁波将乘势而上、顺势而为,从突出平台建设的引领性、提升港航物流的通达性、强化双向贸易的互补性、发挥产能合作的先导性及增强人文交流的系统性等五方面入手,争做“一带一路”建设先行者,努力把宁波建设成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共赢的典范。 出席论坛的中东欧国家政要纷纷表示,愿意加强国际合作, 共建“一带一路”,实现共赢发展。 “我们很高兴地看到,在宁波举办的中东欧博览会已成为每年‘16+1’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捷克工贸部副部长埃杜尔德·穆日茨基说,“16+1”平台是非常有价值的合作形式,过去几年,捷克已成为中国投资者进入欧洲的一个切入点,而捷克投资者在机械、消费融资、汽车制造、IT、纺织、玻璃生产等领域也活跃于中国市场。 保加利亚经济部秘书长弗拉迪米尔·图扎罗夫表示,过去十年,保加利亚出口到中国的贸易额增长了近5倍,中国成为保加利亚在欧盟之外的第二大出口伙伴。“我们希望中国进一步提升农产品和食品的进口手续便利化,同时,欢迎有意进入欧盟市场的中国公司在保加利亚设立代表处、后勤基地、生产设施和研发中心。” 克罗地亚旅游部国务秘书弗拉诺·马图希奇分享了两组数据,2016年,中国到克罗地亚旅游的人数同比增长14%,今年前五个月,这一数据同比增长69%。他希望克罗地亚港能更好地发挥欧洲运输通道的作用,以深化中欧贸易合作。 匈牙利外交与对外经济部副国务秘书帕娜·帕特拉指出,去年,匈牙利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创下新高,今年1-2月,匈牙利对中国仅农业产品出口就比去年同期增长了两倍。帕娜希望匈牙利能在“一带一路”中发挥更大建设性作用,力争成为中国货物进入欧洲的门户。 拉脱维亚经济部国务秘书尤里斯·斯汀卡指出,目前,打造全球价值链已成为世界贸易和投资的主要特征,拉脱维亚希望从物流运输、旅游业、创新研发及绿色增长四方面,加强双方协同合作。 马其顿外交部副部长伊利亚·伊萨伊洛夫斯基表示,中国是马其顿特别重要的贸易伙伴,过去几年,双边贸易额一直保持前10名。“我们走近‘一带一路’,有望锻造更高效、务实、持久的合作伙伴关系。” 波兰经济发展部副国务秘书保罗·豪郎热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振奋人心。他介绍,目前波兰正在建设连接高铁、国际机场的中央交通港,预计十年内完工,波兰希望借助该项目为“一带一路”发展提供更多便利。 罗马尼亚营商环境、贸易和创业部国务秘书斯泰里克·弗杜雷亚指出,罗马尼亚农产品和食品已经出现在中国市场,罗马尼亚和中国企业之间的双边接触十分频繁,宁波公司和罗马尼亚伙伴之间在汽车和新能源产业领域均有合作。罗马尼亚希望借助中东欧博览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