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宁波新闻·深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6月15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鱼龙混杂的网络世界里早已爬满了“小网虫”,但孩子没有成年人的理性以及“久经考验”,导致近年来各种令人哭笑不得的“奇葩”事件不断发生。加强家庭公德教育,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刻不容缓——

别让网络成为“熊孩子”的摇篮

任山崴 绘

    本报记者 王晓峰

    通讯员  沙 艳 任榆帆

    暑假即将到来,不少大人难免会想起在网络世界里被“熊孩子”各种“吊打”以及“支配”的恐惧。国家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网民总数已达6.88亿,19岁以下网民占全体网民的24.1%,其中年龄低于10岁的网民超过1800万。

    在网络世界中,“熊孩子”们趁着爸妈不注意,打赏、游戏花光所有积蓄的事件层出不穷。不让网络成为“熊孩子”的摇篮,塑造孩子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刻不容缓。

    以为遭遇诈骗

    原来是“熊孩子”作祟

    5月30日上午9时许,家住鄞州塘溪的程先生和戴女士到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取款。但令他们大吃一惊的是,卡中的1.2万余元存款不翼而飞了。看到卡内仅剩的7角钱,夫妻俩急了,立即来到柜台,拉取了流水账单,发现仅5月份一个月就出现了大量的微信转账交易,每笔交易在一两百元。

    程先生夫妇是外来务工人员,两人本来工资就不高,扣除一家三口的正常开销后,能存下这笔钱殊为不易。突然之间就没了积蓄,这可让夫妻两人着急上火了。第一个怀疑对象就是自家儿子小程,因为夫妻两人都不会使用手机上的功能软件,只有儿子会使用微信,也知道银行卡密码。面对询问,儿子小程坚决否认,这让戴女士的一颗心掉进了冰窟窿,难道自己也遭遇电信诈骗了?

    于是,夫妻两人带着儿子,匆匆赶到塘溪派出所报案。了解情况后,民警觉得很蹊跷,如果是电信诈骗,对方一般不会一笔笔小数目转账,再一看小程的神色,就知道背后另有隐情。

    民警查看了小程使用的手机,发现其中有两笔数目不小的红包发送记录,另外还有很多微信快捷支付账单。眼见抵赖不了,小程只得乖乖承认是他干的。原来,小程喜欢玩网络游戏,但众所周知,网络游戏就是一头“吞金兽”,他偷偷绑定了家长的银行卡,把里面的钱全用来游戏充值以及购买虚拟物品了。

    像小程这样沉迷于手机游戏的“熊孩子”并不在少数。为了让自己“无敌”,瞒着爸妈当起“内贼”,盗刷自家银行卡,有些还会偷偷删掉银行的提醒短信。

    今年2月5日,鄞州区下应派出所接到吴先生的报警电话,称自己妻子的工商银行卡在前一天被人盗刷了一笔2000多元的钱。民警赶到吴先生处,详细询问了事情经过,并且致电吴先生的妻子了解情况。两人一致表示,卡一直在身边,并且未用来购买过商品。就在民警打算带两人回派出所做笔录时,案件有了新的进展。吴先生在微信里发现了新线索,里面有一条“微信支付”,上面显示“Q币充值”,发生在2月4日下午2时许。原来当天下午,14岁的小吴和同学一起玩一款射击类手游,偷偷充钱用来购买游戏内的角色和装备。事后,小吴怕被爸妈发现,便拿来绑定的手机,将银行发来的交易提醒短信删除了。直到第二天早上,吴先生去工商银行取款时才发现卡内少了2000多元。

    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偷拿家庭成员或者近亲属的财物,获得谅解的,一般不认为是犯罪。而花出去的钱,若想再要回来,难度是非常大的。

    鱼龙混杂的网络世界

    已成催生“熊孩子”的摇篮

    谁来管住孩子偷偷伸向“移动支付”的手,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全国各地诸如此类的事情也时有所闻。比如,今年的1月17日,南宁一正在上小学五年级的“乖乖女”做了一件出人意料的事情——偷刷妈妈卡上的5万元钱买游戏装备;同样是1月份,济南10岁男孩偷偷绑定家长的银行卡并开通移动支付业务,玩网游花掉8000元……

    去年这类事件就更多了:3月,在杭州余杭,6年级的小学生瞒着爸妈,从家里先后拿2.9万元现金在一家便利店充Q币,为的是打游戏。4月,福建12岁男孩猜出妈妈设的密码,花2万元充值手机游戏,另一名男孩偷用妈妈的账号,花了近3万元买虚拟物品,送给网络主播;11月,东莞8岁男孩偷刷妈妈的银行卡,在三个月内往自己的网络游戏账户里充值了近5万元……

    事实上,这还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鱼龙混杂的网络世界已成为催生“熊孩子”的摇篮。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10亿,共计新增网民2132万人,半年增长率为3.1%;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较2015年底增加3656万人。在这中间,有一个数据非常“惹眼”:2015年,我国网民总数为6.88亿,但19岁以下网民占全体网民的24.1%,年龄低于10岁的网民超过1800万。

    “小网虫”之所以这么多,是有深刻原因的,比如最常见的,家长为了不让孩子吵闹,就主动用电脑或者手机上的动画片进行安抚,久而久之,孩子就形成了“触网”的习惯。目前,未成年人已成为网络世界的“常住居民”。有数据显示,90%的中国儿童(指18岁以下未成年人)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互联网,其中城市儿童“触网”率近95%。儿童首次“触网”年龄也越来越小,56%的儿童初次上网年龄低于5岁。

    在上网低龄化成为普遍现象的同时,家长的担忧也在与日俱增。因为“网络垃圾”脱离学校和家庭的视线,往往更加隐蔽,更容易导致严重后果。在腾讯发起的“儿童网络保护大调查”中,网络诈骗、不良信息、网络欺凌成为孩子在上网过程中遭遇的三大危险,其中网络诈骗比例最高,占61%。网络诈骗易导致财产风险,长期关注不良信息易诱发违法犯罪,而网络欺凌和骚扰易造成心理伤害。

    去年年末,由市委宣传部(市网信办)、市教育局、团市委等部门联合举办的第九届网络文化节暨宁波市绿色网络文明进校园活动,其年度最后一课就是“帮助学生了解网络世界背后的‘颜色’”。在那次活动中,绿色网络文明进校园活动讲师团一成员用四种颜色描绘了网络世界存在的各种“网络垃圾”。他用“黄色”来代表色情内容。色情是网络世界的一大公害,在未成年人性犯罪案件中,90%以上的作案者接触过网络色情内容,其中60%的人是无意接触,出于猎奇心理。“黑色”代表了网络诈骗、赌博等非法行为。在网络世界,自以为无人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无所顾忌地乱来,甚至将网络暴力发展成现实暴力,最终自食其果,这就是“血色”。“灰色”最为隐秘,代表着颓废、消极等不良思想,这方面最典型的就是抹黑邱少云和雷锋事件……

    加强家庭公德教育

    帮孩子树立正确道德观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各种互联网产品正在重塑着我们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作为网络世界“原住民”的孩子更不例外。当务之急是要让网络带给孩子坏的一面尽量减少,好的一面则应鼓励和发扬,让网络服务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让网络安全意识落地生根、让网络空间环境风清气正,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今年4月,“腾讯不给小学生活路了”这条消息刷爆朋友圈,引来一片点赞声。原来,腾讯新推出了一个平台——“成长守护平台”公众号,官方介绍这是一款协助家长帮助孩子培养健康游戏习惯的产品。通过绑定孩子的QQ和微信,就可以查看孩子的游戏时间以及消费记录,同时还能进行消费提醒、上网时段设置,而最绝的就是“一键禁玩”功能。所以,它也被网友戏称为“新拦截小学生上网神器”。除了网络平台的努力外,相关职能部门也在努力,我市一直力推的绿色网络文明进校园活动也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当然,孩子正确网络道德观的树立,关键还在于家庭。指导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培养必要的媒介信息素养,家长应负起第一责任。

    去年4月,12岁男孩小豪沉迷手机游戏,并且用家长的支付宝花9000多元购买游戏装备。因为害怕被家人发现,每次付款后,孩子都删除了消费短信。东窗事发的那天,小豪的爸妈严厉批评教育了孩子,并且告诉他这样的行为是十分恶劣的。

    为给孩子“长记性”,小豪的爸爸杨先生还想了个办法——让孩子用成绩和劳动来偿还损失。他们让小豪写了一张1万元的“借条”,9000多元是本金,还有些零头当作“利息”。这份“借条”里还附着一张“分期清单”,一份“还款进度表”。“分期清单”上写着“洗碗10元”“煮饭5元”“拖地板20元”“数学考试95分以上100元”等字样,意思是每完成一项任务,就能获得相应奖励;“还款进度表”记录着今后每一天积攒的钱。杨先生称,让孩子通过劳动等方式为自己的错误行为埋单,目的是让孩子明白钱来之不易。如果能让孩子吸取教训,培养好的学习和劳动习惯,这9000多元钱花得也是值得的。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