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版制图 丁安 |
本报记者 龚哲明 编者按:食品安全一直是老百姓最关心的民生焦点之一,而水产品作为宁波人餐桌上的最爱,其安全与否更一直牵挂着千家万户。市政协以此为关注重点,组织政协委员深入调查研究、分析思考,在委员月谈会平台上“问诊、把脉、开处方”,真知灼见熠熠生辉,民生情怀盈盈一室。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东海之滨的宁波,水产品是人们最常见的食物之一。但受水环境恶化、过度捕捞等因素影响,近年来自然生长的水产品数量逐年下降,个别珍贵种群甚至销声匿迹。与此同时,水产养殖趁势而兴,一头担着居民“菜篮子”,另一头挂着农民的“钱袋子”,维系着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越来越多的养殖水产品走上餐桌,成为市民口中的美味佳肴。 委员们一致认为,近年来,我市水产养殖业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以生态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为主线,水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截至2016年底,全市水产养殖面积78万亩,全市水产品总产量105万吨,渔业总产值128亿元。全市累计抽检产地初级水产品1595批次,合格率99.5%。 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群众需求的日益增长,水产养殖业也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新挑战。特别是一些有关水产养殖滥用抗菌素、激素等引发的化学危害,水体污染引发的病毒、寄生虫等生物危害,存贮运输过程中的二次污染等负面信息,让人们对养殖水产品的安全性心存疑虑。 5月18日,市政协召开以“水产养殖和质量安全”为主题的委员月谈会,市政协委员针对当前水产养殖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与市海洋与渔业局、财政局、农业局、商务委和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人面对面展开热烈讨论,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建议,为我市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把脉”,护航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委员们建议,要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转方式、调结构、保质量、提效益,努力实现水产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要坚持系统谋划,夯实水产养殖业发展基础,积极争取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准认证,努力让宁波的水产品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市场。要加快创新转型,增强水产养殖业发展动力,学习借鉴国内外水产养殖的先进经验,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从传统方法向高新尖模式转型,力争形成规模品牌效应。要加强监管激励,不断优化水产养殖业发展环境,始终牢记食品安全永远在路上,切实筑牢保障百姓生命健康的钢铁长城。 推进科学养殖 养殖病害渐增,防治技术难以同步提升;养殖设施开发滞后,离岸养殖难以拓展……技术和装备水平相对落后,是造成水产养殖中存在部分过度用药现象的重要原因。 委员们指出,要不断加强水产养殖技术研究,大力推进科学养殖,避免水产养殖中过度使用药物。市政协委员、宁波大学海洋学院教授顾晓英建议,要针对养殖水产品中药物残留问题,安排相关科学、规范用药的研究项目,获得实用性和操作性强的研究结论和实践数据,帮助水产养殖业者正确处理水产养殖用药与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关系。要深化养殖研究。利用遗传育种的各种技术与方法,培育更多新品种,改良水生动物品质,筛选出快速生长的性状;通过分析水生动物的营养需求,配制各种水生动物的全价饲料,降低饵料系数,提高饲料效率;研究各种病害的发生和流行规律,研究改善养殖环境的方法,尽力减少或避免各种疾病对养殖水生动物的危害。 委员们建议,要强化绿色发展,努力推动水产养殖生态化改造。以创建农业部健康养殖示范县和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城市为抓手,发展生态友好型大水面渔业、池塘多层级生态养殖、池塘工业化循环水养殖、稻田生态综合种养、集约化生态养殖和全人工配合饲料替代冰鲜鱼等技术,促进渔业产能稳定、品质提升、质量安全、效益增加。 “养殖水体的干净程度与养殖水产的质量安全息息相关。”市政协委员、宁波海和森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顾静芬建议,要定期监测养殖区水域,严禁使用不合格污水养殖水产品。同时,要控制环境污染物,进一步加强质量监督抽查、专项检查,确保渔用饲料的安全性,建立质量监督体系,促进渔用饲料的健康发展。 加强规模养殖 委员们指出,养殖用海用地无法保障,水产养殖业发展空间不断受到挤压,导致基础设施投入无法从长计议。这是出现目前水产养殖业粗放经营现象普遍存在、“低、小、散”状况明显、组织化集约化程度偏低等情况的“症结”所在。为此,顾晓英建议,要突破各种“瓶颈”制约,大力推进组织化、规模化、生态化、专业化的规模养殖,增强养殖业和产品的可控性。 规模养殖的前提,是要有稳定水产养殖面积。市政协常委、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病害防治中心主任王建平给出了一组令人忧心的数据:目前我市水产养殖面积逐年减少,已由2012年的59867公顷减至去年的52500公顷。 稳定水产养殖面积已成当务之急。王建平建议,要以养殖滩涂规划为抓手,强化规划引领。在科学评价水域滩涂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力基础上,科学划定各类养殖功能区,制定并落实我市水域、滩涂养殖规划,稳定基本养殖区域,保护水产养殖业发展空间。要以设定发展底线为根本,稳定养殖面积。可在相关区域设立“基本养殖保护区”或“基本养殖保护塘”,实行渔耕平衡,控制养殖面积保有率,落实管控目标,建立管控责任制,纳入相关部门政绩考核。要以养殖区域确权为推动,提升质量安全。推进集体所有养殖水域、滩涂承包经营权的确权工作,规范水域滩涂养殖证发证登记工作,加强水域滩涂养殖权保护研究。要以发展新型业态为支撑,拓展发展空间。建议市政府及国土、农业等有关部门,对以种养结合方式开发利用围垦耕地模式给予肯定,并在规划等相关方面进行统筹安排和政策支持。 水产养殖政策性保障不够有力,也是无法形成规模养殖的重要原因之一。委员们建议,鉴于水产养殖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每年因台风和环境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重大,各级政府要创新渔业政策性保险制度,多渠道争取资金,尽力扩大养殖政策性保险和互助保险范围,帮水产养殖户消除后顾之忧。 打响养殖品牌 品牌建设,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水产养殖同样需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样需要进行品牌建设,以高品质支撑起水产养殖的宁波品牌。 “‘宁波甲鱼’就是宁波水产养殖中的特色品牌代表,我们应该将这些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重要品牌扶植好、塑造好,打响品牌,扩大影响,进而推向全国乃至全球。”市政协委员、宁波市明凤渔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沈岳明说。 以“宁波甲鱼”为例,沈岳明建议,要做好相关产业规划。将甲鱼产业纳入宁波市“十三五”渔业产业规划,并编制产业中、远期发展规划。要做好甲鱼文化宣传,由市政府主导继续办好中国甲鱼节,举办高峰论坛、中国甲鱼博物园开园等活动。要明确种养结合改土增效创新模式的合法合规性。目前,宁波有围涂新造基本农田约25万亩,因其土壤及生态环境特殊性,须经土壤改良才能用于农业种植。农渔种养结合,经实践证明正是围涂新造地改土增效的最佳模式,需要政府从政策层面上给予完善支持,使其合法合规。要政策支持推动一产二产三产联动发展。在一产养殖保质、扩面、增量的同时,探索冷冻冷贮技术,扶持中医药企业、食品加工企业发展甲鱼精深加工产品研发,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培育相关的第二产业。 市政协委员、浙江和义观达律师事务所副主任、高级合作人陈勇认为,当前我国的农牧渔业企业发展面临瓶颈困难,各级政府要予以一定扶植。一方面要给予农牧渔业企业一定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另一方面要引导企业规范经营,对于遵循自然规律生长,提高养殖水平,尤其是自创品牌的企业应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技术开发支持和品牌推广,对于不规范的破坏海洋环境,滥用饵料、渔药的企业应给予严惩。 落实“四个最严”要求 委员们指出,水产养殖链长面广规模小,短期承包行为和产品市场准入机制滞后造成养殖经营户普遍缺乏质量安全管控动力;基层监管机构缺编制、缺人员、缺经费,执法人员和能力不足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水产品在流通、运输环节存在监管“盲区”,监管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总而言之,水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与“四个最严”要求尚有较大距离。 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是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时提出的,即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加快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 委员们认为,保证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就必须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建立健全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市政协委员、象山县海洋与渔业质量技术检测中心主任刘长军建议,要形成由海洋渔业、市场监管、食品药品、商务流通、农业等多部门协作共管的初级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一方面,要加强苗种、水质及饲料、渔药等投入品的检测和风险评估,快速检测网络要扩大到乡镇、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规模企业以及散户,继续扩大二维码产品标签使用推进制度,在检测仪器配备、人员培养等方面需要加大扶持。另一方面,要尽早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农业部门作为养殖过程投入品的主管部门,要对渔药、饲料等加大检测、执法力度。渔业部门要加大对养殖环境检测、标准化生产技术指导培训、三项记录巡查、养殖过程产品质量快检等工作力度,市场、商务等部门要严格实施索证索票制度,开展市场准入制度试点,为尽早实施水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做好准备,建成水产品质量全程可控体系。 市政协常委、宁波市博创盛联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海浩建议,要健全和完善水产品溯源机制,加大对各部门的协调力度,真正做到水产品从养殖到餐桌的全过程检测与监管,可参照市场监督管理局对餐饮行业的关于“明厨亮灶”的管控思路与方法,让百姓与顾客不但能够亲眼看到餐厅每一份菜品从烹制到搬上餐桌的全部制作过程,更能清晰、便捷地了解到水产品从养殖到上桌的全产业链的检测把关工作。 “水产品质量安全,应该及时公开信息,引导全民参与共同监督,防患于未然。决不能任由虚假信息肆意传播,影响社会安定。”市政协委员、浙江云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杰认为,一个虚假信息可能导致一家、一批企业倒闭,甚至会导致一个行业的垮塌,建议建立食品安全的权威发布平台,统一发布有关产业的准确信息,辟除谣言,消除社会不必要的恐慌。郭海浩委员也建议,要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进行视频科普。从水产养殖、捕捞、加工、运输到餐桌全产业链进行公开宣传。要发挥媒体正面宣传作用,建立食品质量检验公开权威指数发布平台,及时发布准确有用信息,清除误会误解,避免一些因非正规媒体宣传而影响一个行业与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与会委员在协商交流中深切体会到,有了党委政府对水产品安全的不断重视、持续关注,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我市水产养殖必然会在应对各种挑战中茁壮成长,“游”出一个新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