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宁波新闻·深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6月19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海“闯将”肖海生: 操纵中国潜艇AIP系统第一人

蓝鲸蹈海
肖海生在认真维修电缆。 (韩林 摄)

    海军东海舰队某潜艇支队二级军士长肖海生是一位传奇人物。他只有初中文凭,却被聘为海军潜艇学院教授,海军潜艇部队AIP(不依赖空气推进装置)专业人才,多是他的学生。

    据悉,自我国首艘AIP潜艇服役以来,肖海生十多年“零失误、零差错”,保障潜艇完成首次极限深潜、首次远航等50多次重大任务,安全潜航数十万海里。

    也正因如此,肖海生被誉为操纵中国潜艇AIP系统第一人。他还先后2次荣立二等功,7次获全军优秀士官人才奖,被国家、军队和海军表彰为“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爱军精武标兵”“军事训练标兵”……

    创新 “魔改”思路促进海军发展

    AIP专业系统复杂,国外技术封锁,国内尚属首次。作为“第一人”的肖海生发现前方困难重重、举步维艰,但他没有退缩,硬是努力闯出了一条路,也因此被人誉为深海“闯将”。

    肖海生常说,理论知识可以“恶补”,设备操纵唯有千锤百炼;无规章可制定规章,无先例可开创先例。有一年10月,专家组织第一次往潜艇内加注某燃料,跟进参观的肖海生多长了个心眼,他提前拟制了操纵流程草图。专家操纵那天他悉心观察、不断比对,加注结束肖海生心里“有了谱”,几天后一套新版的设备操纵流程出炉了。

    就在次年7月,上级下达艇队独立加注某燃料任务。肖海生按照流程图连续操作数小时,但第三天战友就发现他满是“头皮屑”,抬手一抓便有几片掉下来。次日,肖海生递交了一份《某燃料高温加注注意事项》。“地面温度、人员着装等逐一规范,细到护目镜佩戴松紧度。”官兵们说,那份用心血撰写的注意事项,至今仍在沿用。

    肖海生口袋里,常备一支笔和一个小笔记本,喜欢“记两笔”。一次试航他发现淡水冷却水泵噪音大,便随手记下。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解决思路后,他立即向工业部门提交改良建议。最终,一种低噪音泵应运而生,如今配备至每艘潜艇。

    “平时多熬心血,战时少流鲜血。”肖海生常提醒他人,更告诫自己。有一次,肖海生执行任务时潜艇出了故障。不顾故障设备沾满油污,肖海生立即着手维修,身上穿的刚拆封的远航服不到一上午便染成“迷彩”。由于空调关闭,置身高温舱底,他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不久,厂家将某核心部件吊出舱室返厂维修,理由是达到了理论使用时限。肖海生不解:实际使用没有故障,为何不能延长使用时限?自此他成天琢磨关键部件,与工业部门反复试验,并建议将其使用时限延长,提高了水下待机时间。这个部件的延时使用,不仅为每艘潜艇节约大量维修经费,还有较高的军事价值和科研价值,甚至为后续潜艇的设计建造提供了有益参考。

    近年来肖海生不仅革新了数个成果,还在实践中参与总结出数百部规章制度、操纵流程、安全预案等,有的成为潜艇部队通用,有的被列入专用教材,有的为后续艇队提供依据。

    逆袭 初中文凭却成了学院教授

    十多年前,肖海生以全优成绩从士官学校毕业,被分配到潜艇支队成了一名轮机兵。由于老式潜艇的柴油机每年至少要拆装5次,频繁拆装为肖海生打下了专业基础。很快他就当上了轮机班长,半年后又被破格提升为军士长。

    因工作出色,肖海生被推选为某新型潜艇首艇艇员。然而在抽选出的10名轮机专业艇员中,他因对最新技术不太熟悉而被降格为轮机兵。

    就在他重新自学深造之时,他们接到了学习AIP专业的消息。那时没人知道AIP专业是什么,甚至还有人因此产生了抵触情绪。不过,在艇长政委的要求下,全员都得学,而且“谁成绩好谁就担任AIP技师”。

    肖海生至今还记得第一节课教员说的那句话:“AIP专业我只听说过,没见过实物,接下来我们携手共同学习。”因没有“标准”教材,课堂45分钟常出现“断片”,一次肖海生咨询某个设备自增压情况,教员无法解释,探讨热气机运转问题,他们各有看法,一连几节课讨论无果而终。

    为期一周的“纯理论构想”学习,反而勾起了肖海生学习欲望。返回艇队当晚,他向时任艇长倪跃忠立下“军令状”:学不出名堂甘愿受处分。

    “男子汉吐口唾沫就是钉。”肖海生毫无退路,几个月后赴某科研院所培训,面对专家授课,如听“天书”的肖海生,不放过丝毫学习机会,上课笔记从一根线到一个点都标注得十分详细,课下死记硬背,哪怕是背到深夜。为此,肖海生还“吃”了不少投诉,最多时一个月有7次。

    学成归来的肖海生因成绩优秀被任命为AIP技师,没承想这纸命令,把他定格成了中国首位AIP技师。不过,令肖海生纠结的是,AIP专业人员还是太少了。在之后的十年里,他以战代练,磨砺自身同时带出了一大批专业人士。

    在AIP舱室,有一块写满专业术语的小白板。艇员们说,肖海生经常给他们授课,并倡导轮流当教员。如今“教员轮流制”成了班级传统,形成共同学习之风。AIP兵赵艺刚学系统网络图学得“一团糟”,肖海生便将整个图分解,逐一攻关再组合,“拼凑式”教学缩短了培养周期。如今这套方法得到推广,成了“教学宝典”。

    ……

    “支队乃至潜艇部队AIP专业人才,直接或间接都是由他培养出来的。”一名领导说,几年前肖海生便被潜艇学院聘为终身兼职教授,为专业人才义务教学,培养出更多的专业技术骨干。

    实战 对“零失误、零差错”不倦追求

    初夏某天,大洋深处,一艘配置AIP系统的某型潜艇隐匿航行。手持电筒的肖海生正探着脑袋在细细查看一根线头。上一次远航,这根线头他曾检查过376次。“每根线头关乎AIP系统运作、水下续航力和潜艇隐蔽性,决定着第二次远航能否圆满顺利。”

    众所周知,AIP系统决定潜艇水下续航力,运转如何影响战斗胜负甚至生死。所以,“零失误、零差错”是肖海生的不倦追求。

    肖海生至今难忘那次远航训练——空中、水面反潜兵力如影相随。正当指挥员驾驭潜艇进行战术规避时,一股焦味窜入肖海生鼻孔,打开某号机体,一摸烫手。肖海生边报告边建议“停车”,随艇最高指挥员火速赶来,下令以最快速度维修。事隔多年肖海生仍觉后怕,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一种强烈的危机感在他心中积聚,并为之倾力。

    有一年,某艇进行极限使用和大气环境监测试验,要求全程封闭舱室。试验中,肖海生发现某处管路“结霜”,他当即判定为微漏点。若不处置,舱室气压将不断攀升。如何处置没有先例,肖海生沉思良久,最终试着用湿棉布堵住了漏点。那次试验,检验了机器使用极限时间,肖海生首创了“冰封疗法”,并监测了数百组数据,获得了第一手资料。

    还有一次,某艇组织专项试验,一阀门垫片被燃料冲击损坏,燃料瞬间弥漫舱室,如舞台烟雾。若不及时处理,遇到静电会带来灾难性后果。肖海生迅速戴上防冻手套、护目镜,拽开盖板从2米高铁梯滑下,顺手将盖板反盖,冲向“烟雾区”。盖板反盖,意味着危险留给自己。“烟雾”中看不到阀门,但肖海生硬是在数十个阀门中准确拧死某个根阀,成功化解危情。

    专业过硬让指挥员放心,也让肖海生“任务缠身”。一次某艇紧急出航,正带着女儿打点滴的肖海生接到通知,边把女儿托给护士,边致电妻子,随后打的紧急归队。

    “类似的事在他身上太多了,可有啥办法?”一名领导感叹:“尽管地球离了谁都转,但在AIP专业刚起步阶段,肖海生的作用暂时无人能替代。”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