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6月19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平台推进共赢

——“一带一路”上看宁波如何先行(下)

    本报记者 单玉紫枫

    实习生 王 瑜

    从境外直接投资到资金技术齐出海,从引入优质资源到设立国际产能合作园,从跨国并购到成为细分领域“隐形冠军”……乘上“一带一路”快车的宁波,以开放促发展,以港口经济圈为核心,吹响了创建“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的嘹亮号角。

    通过打造高能级的对外开放大平台,统筹两个大局、利用两种资源、开发两个市场。“一带一路”新蓝海上,“活化石”宁波正迸发新活力。

    “走出去”,海阔天空

    在刚刚结束的中国-中东欧博览会上,波黑、塞尔维亚、波兰等9个国家带着160余个项目来甬“相亲”,宁波企业报以热烈回应。宁波港龙物流投资2000万元,在罗马尼亚设立绿色有机农畜产业链开发项目。港龙物流董事长张学民表示,该项目将国内成熟的种植技术与罗马尼亚优质土地资源相结合,再通过冷链物流将农产品从宁波口岸进口到中国市场,充分利用了宁波的中东欧资源、港口物流及开放优势,前景广阔。

    在越南,百隆东方的名字耳熟能详。2012年12月,百隆(越南)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如今这里已是越南最大的色纺纱生产基地。截至目前,百隆东方在越南总投资4亿美元,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8亿元,解决了当地5000多人的就业。未来三年,该公司还将投资3亿美元,在越南建设50万纱锭生产项目。

    截至去年末,我市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境外企业和机构564家,中方投资总额27.2亿美元。其中2016年我市在“一带一路”投资7.5亿美元,同比增长110.4%,在同年全国对“一带一路”投资中,占比5%以上。

    下一步,我市将主动参与黑海、波罗的海和亚得里亚海沿岸“三海港口合作”,谋划建设一批境外综合物流中心。同时推动东南亚、中东欧等境外合作园建设,并通过深化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为企业参与“一带一路”提供更安全、更高效的保障。

    “引进来”,风景独好

    “走出去”实现开放格局和发展模式双突破的同时,“引进来”的优质外部资源也纷纷在宁波“落地生根”。

在宁海,中瑞生产技术中心与中乌钛合金产业园,引入乌克兰的钛合金热处理中心、轴承与动力系统及瑞典的MIM项目,目前部分项目已实现量产;在慈溪,中捷(宁波)产业合作园的高端厨具制造中心、高新密封材料、捷克水晶制品等十余个在谈项目已取得积极成果。此外,中意(宁波)生态园(一期)完成配套基础设施及部分厂房施工,中东欧(宁波)贸易物流园,中以、中澳等特色产业园蓄势待发……

国际产能合作的蓝图在宁波绘就。宁波以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为载体,通过中国机器人峰会和中国智博会等“国家级”盛会,重点发展智能经济、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一批国际产能合作项目,促使国际先进技术成果在宁波的转化和产业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共享新工业革命的巨大红利。

与此同时,金融、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一批高端国际机构也纳入宁波视野,借由大手笔引资引智,全面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走进去”,互利共赢

曾经有一种说法,中国出口8亿件衬衫,才能买一架进口飞机。低附加值、低利润率,曾长期困扰中国制造。而在宁波,改变正在悄然发生。

越来越多的甬企正以“一带一路”引领全球化布局,通过海外并购“走进去”,优化配置全球资源,提升企业实力。在资本、技术、产业、品牌等因素构成的全球化多元函数中,探索出最优解法。

作为海外并购的优等生,均胜集团近年来频频出手,在罗马尼亚、波兰等中东欧国家先后建立汽配工厂。不久前,均胜收购奥地利M&R自动化有限公司,并由此成为位居全球前列的自动化技术企业。

类似的还有博威集团。2015年,该集团全资收购了德国拥有百年历史的世界顶级细丝生产企业贝肯霍夫,通过强化研发能力与扩大品牌效应,如今公司的精密切割丝产品已占据全球10%的市场份额。

从“走出去”“引进来”再到“走进去”,“宁波制造”在细分领域实现了加速成长。当下,我市正在着手培育本土跨国公司。今年初,市政府印发了《宁波建设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经贸合作交流中心行动纲要(2016-2020年)》,明确将“培育本土跨国公司”作为“提升高端要素聚合力”的重要抓手。

新起点上,宁波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主动迎接新一轮发展浪潮,与“一带一路”沿线伙伴同频共振,奏响了合作共赢的时代新乐章。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