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 枫 “六一”节的时候,我去书店买童书。发现为小孩子挑书比为我自己挑书可难多了。倒不是因为当下儿童书籍的种类和品种不够丰富,设计和装帧不够精美,而是现今出版市场上的童书里,真正属于我们中国本土的故事不多,外国童书倒是堆叠得到处都是。 这种境况不由得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那时候,我也爱看迪士尼绘制的《米老鼠和唐老鸭》,热衷于日本的《一休的故事》,痴迷美国童话《花仙子》,更希望大人抽空给我讲讲《一千零一夜》里的“飞毯”“阿拉丁神灯”。后来长大了,识得些许字了,就在家中备齐了《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豪夫童话》……然而我翻看最多的还是那些讲述原汁原味华夏故事的连环画。《封神榜》《西游记》《太平天国》《孟丽君》……里面有字,也有或彩绘、或素描或工笔的画图。那时候,有一大批艺术造诣精深的画家从事着连环画创作。现在回忆起来,有苏西映画的古代“刀马人”题材,画风直线如帘,具有木刻般的效果。王叔晖画的古代仕女,一派典雅瑞丽,欣美悦目。还有一位叫徐余兴的画家,笔触儒雅,气势却大度、抑扬。这些连环画无不带有中华文化的精魂……小孩子即便不甚明了其中的人物和故事,徐徐翻阅间,也已受到了艺术的熏陶,文化的启蒙。而且我尤其欣赏的一点是:那些故事,仅止于故事,像一朵美丽的花,一株清新的草,相当自然。尽管它们的阅读对象是儿童,但里面并不夹杂“醉翁之意”般的教义,所以不是生硬的教化工具。《神笔马良》《渔童》《长歌怀采薇》《三毛流浪记》……孩子会在自己的理解中获取一些东西。也许初看时是草草过眼,仅觉得滑稽有趣,但伴随着孩子们心智的成长,他们会领悟到这些故事在岁月中发酵出来的深意。这也许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却也是一个相当美好的过程。 相对于外国童话,中国的民间小故事往往更具诗意,能唤起孩童懵懂的审美感觉。我不知道今天拥有太多电子玩具、高新物件,并早早就被纷乱的网络世界所包围的孩子们是不是真的如一些大人所认为的那样:很幸福也很幸运!他们最熟悉的不再是折纸、绘画甚至玩泥巴,而是“触屏”。笔者承认,现在的小孩确实比他们的祖辈父辈拥有更宽阔的眼界,拥有更多的文化选择。但反过来思之,没有多少分辨和取舍能力的幼童和成年人一样暴露在这个娱乐至死的网络年代中,手机、电脑等物件对孩子和对大人“一视同仁”——如果孩子自己不拒绝的话,根本就没有比较好的办法为他们进行“设防”。好在我们还能引导孩子们去阅读,阅读能够让幼小、稚拙的他们置身一个相对平静的文化氛围中。好的童书对孩子的意义,可见一斑。 然而,当下中国孩子最喜欢的是外观看上去更有噱头的外国漫画书。笔者曾留意翻过几本这样的童书。且不论有些书里存在粗浅、暴力、低俗,暗黑的内容,就是那些故事情节和含义还不错的作品,若和中国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相比,怕也相形见绌。这不是我敝帚自珍,而是确有现实理由。举个例子,古希腊神话,北欧创世故事,应该算是既精彩也经典的了。但希腊神话里有非常强烈的宿命论观点,奥林匹斯山上的诸神一个比一个富有诡谲的身世。北欧神话中战天斗地的氛围也不是孩子弱小的神经所能承受。而且,由于历史背景不同,文化传统不同,民族心理不同,中国故事和西方故事在骨子里存在着极大差异。西方故事总喜欢告诉读者一定要去战胜邪恶,要去获得一种压倒性的胜利,这才是英雄。中国的故事却有上善若水的气质,有一种天地同道的和解精神在里面。就好比莎士比亚的悲剧大多给你玉石俱焚的结局,可中国的传说,《梁山伯和祝英台》也好,《孔雀东南飞》也罢,到尾声处,会自动稀释掉故事本身存在的那些冷而硬的元素,留给读者值得流连和回味的凄美感,而非撕裂感。我个人觉得这样的故事更适于培养孩子宽厚的性格和积极的心态。 好的童书,是以“平起平坐”的态度来和孩子进行真诚沟通,阐述人生中的丰富况味,并尽量呈现比较澄澈、明亮的一面,从而传达出中国式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所以,也许可以这样说吧:只有读着中国故事成长起来的孩子才具有中华气质。 (本栏目欢迎赐稿。投稿邮箱:yxq@cnnb.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