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国际新闻·三江特刊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6月22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第二技师学院“精工强匠”养成记

2015年时任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观看学生作品。
市首席工人叶光荣师傅传授刀具刃磨技艺。
2017年实习生校园选聘会现场。

    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办的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商品展示技术项目全国选拔赛上,宁波第二技师学院广告设计专业学生冯天骄与全国高校学生、企业行业协会推荐的业内精英一起同台竞技,最终成功挺进全国五强,入围国家集训队。这是目前我市在此项目上获得的最好成绩。

    近年来,宁波第二技师学院坚持“修匠心、炼匠技、铸匠品、育匠才”的办学方向,以校企深度融合为抓手,为中国智能制造培育具有人文情怀的精工强匠。

    强化素能本位实现精准供给

    “一直以来,我们都致力于培养学生不仅是‘学校人’,更要有‘企业人’的自我认知,要在学校中感受企业、在学习中体会工作。”学院领导介绍。

    学院聚焦“精工强匠”专业化、职业化、复合化的“三化”培养目标,先后设立“高技能人才培养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和“专业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聘请了一批企业和行业专家,就高技能人才培养进行研讨把脉,协同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共同开发“双鹿课程”“鸿达模具课程”“星箭航天课程”“方太课程”等符合企业生产实践需求的企业化课程,使课程体系与行业企业职业能力标准对接、教学实训内容与企业生产项目对接,确保“精工强匠”的培养规格与企业需求相对称、与职业标准相对接,真正实现对企业的精准供给。

    近年来,企业提供岗位数和求职者比例平均高达6:1,2015年学校被评为“全国最具就业竞争力示范院校”,被浙江电视台、宁波电视台、《宁波日报》、《宁波晚报》等媒体争相报道。

    引进能工巧匠打造名师团队

    “将细节做到极致”“把工作当作一种修行”,在学院领导的眼中,工匠精神离不开细致和坚持,先进的技术可以引进,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可以借鉴,但大批量的技术工人更多只能依靠技工教育来培养。

    名师方出高徒,通过大师工作室带动教师梯队的培养,从2014年设立第一个大师工作室,到如今拥有1个省级名师工作室——毛雷飞名师工作室,3个市级大师工作室----德能大师工作室、沈菲君劳模工作室、毛瑞定技能大师工作室,学院对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不遗余力的。

    2015年,宁波第二技师学院在全市率先探索开展“劳模进校园”活动,先后聘请全国劳模星箭航天总工程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和省劳模、省首席技师等成为学校的技能导师,指导学生技能训练,实现了教师身份的“校企互认”。同时,学院还建立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制度、行业企业专家考评教师机制等,有效构建起“讲师+技师+培训师”的高水平“三师型”专业教师队伍。目前,学院拥有省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名、正高级讲师1名、国家级技能裁判5名、省技工院校专业带头人2名,省高技能人才专家组组长1名,省技能集训中心副组长1名,浙江省教研之星、省技术能手4名,甬派教育管理名家培养对象1名,市劳动模范、首席工人、优秀“双师型”教师、学科骨干、技术能手20名,中、高级考评员95名,特级教师带徒学员9名,市教坛新秀8名,浙派名师、卓越工程入围教师5名。

    优秀的老师,成就出色的学生。在近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共获得12金20银8铜的好成绩,每年都被授予“宁波市参加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特别贡献奖”。累计技能竞赛获得国家级奖项51人次、省级28人次、市级105人次,2016年学院高级工通过率达100%,技师通过率96.7%,技能抽测一次性合格率99.2%,在全国同类学院中名列前茅。

    搭建研修平台探索多元实践

    在传统技能训练模式的基础上,学院搭建了融合企业元素的“赛—训—研—创”多位一体培育“精工强匠”的高水平实践平台,构建了产教融合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赛,即“师、生、企业师傅”同台竞技,通过企业化的选题、职业化的过程和社会化的评价,主动与企业接轨。训,即开展企业化“生产性实训”,以校企共建的校外实训基地为依托,师生承接企业产品,将以往纯消耗性的实训变为生产性实训,实现技能教学模式与企业生产的对接融合,使得学生在真实的、高水平的技能实践平台中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研,即搭建“技师研修”实践平台,以导师制、小班化、理事一体、项目课题式的形式,开展企业项目研发。创,即“组建师生技术创新研发团队”,组建师生技术攻关队,将技术研发、设备改良、专利发明、技术援助等纳入培养过程,为企业解决生产难题。

    “我们技工教育,就是要让学生自信地走出校门、服务社会、走向成功,教会学生生存的本领,指引他们为产业发展注入新鲜活力,这是技工教育的责任。”学院有关领导这样说。

    学生参加创业创新比赛硕果累累,获得1个国家级一等奖、2个省级一等奖,4个省二等奖、5个省三等奖;在宁波市创客比赛中,学生作品《科技先锋保险箱》和《创意DIY保险箱》双双获得一等奖。学生小发明《可自动调整间隙衣裤架》获得省三等奖。师生自主研制的教学设备已获6项国家专利。其中,师生共同研发的国家专利“轴承内圈全自动滚棒超精机改造项目”被余姚庄宏亿轴承有限公司应用,并成功帮助企业每年节省人力资本180万元,年收益可增加300万元。为星箭航天有限公司解决了球体表面钻微小深孔的技术难题,该作品(火箭燃料喷射装置分流盘)在参加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术技能创新成果交流赛中获得教育部副部长鲁昕高度肯定。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