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宸 才过端午,夏至来临,转眼就将是七夕节了…… 现在的年轻人似乎越来越不热衷于过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了。这些佳节所包含的古旧礼俗多,讲究也多,其间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更是深邃广博,理解起来有些繁复。于是有人觉得中国本土节日不如“洋节”来得通俗易懂,直截了当:像愚人节、情人节,什么意思,一目了然。其实,中华传统节日带有非常独特的美学内涵,它们不仅是一个个民间用来欢庆或纪念的日子,还记载了我们这个国家的人情生态、文化密码和民族情感…… 中华的传统节日多起源于农耕文明社会。追根溯源起来,每个节日在最早的诞生之际,所包含的各种风俗多由贴近生活的“功利性”所催生。如端午节中“驱五毒”之俗就是赖于时令之需而起。端午正值初夏,各种病毒虫害渐趋猖獗,人们自然生发出驱走毒虫害的愿望,然后才想出喝黄酒的法子。挂菖蒲草也是一样,菖蒲根茎上的香气有提神、通窍、杀菌的功效,故而要在此时悬挂。那么中秋呢?中秋看上去似乎“没什么用”,但古人设置这个节日是从历法中得到的启发,借以满足人们普遍性的情感需求——对阖家团圆的渴望,对隔着远水遥岑的亲友的思念,所以这个节日体现的是一种广泛共鸣和精神需求。 传统节日中也有不少是那些忙于稼穑的百姓,在掌握了天气变化、季节更替规律后所创造出来的。这类节日在“二十四节气”中占了不少。它们既是节气,也是节日,非常有利于农人合理有效地安排劳动、娱乐、休息的时间。在这些日子里面,融汇着古人对于自然规律的朴素理解。在清明踏青,是因为彼时的天体运动,气候状况,农业生产及人体自身各方面条件都达到了一个最合适于步行出游的节点。在冬至进补,是因为冬令乃万物潜藏的时节,且“气始于冬至”。此时进行养生进补,能达到防止早衰,延年益寿的功效。且在农业社会,冬天庄稼地里的活儿也没有春、夏、秋三季繁忙,人们相对在此时能有空闲关心自己和家人的身体状况。 此外,中华传统节日中还蕴藏着十分丰富美好的人情。清明传追思之情,七夕表夫妻之情,重九有敬老之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有情,才有节。说到底,任何一个传统佳节,都寄托有百姓对家庭团圆、社会和谐、邦国强盛的期盼和祝福。所以说,这些节日在本质上显示了民族的精神导向,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还有一点,也是中华传统节日特有的文化现象,即部分节日中包含有天人概念。这概念最早由西汉大儒董仲舒提出,之后在民间影响甚广。当然,董仲舒是为了满足汉武帝的统治需要才提出这么一个深藏政治目的的概念。老百姓对它的理解则实在得多了。鉴于当时生产能力和科学知识的局限,面对那些无法解释和战胜的异常自然现象,人们创造出了各种神通广大、慈怀柔悯的神佛。这种宇宙观也塑造了古代先民源于自然主义的文化观念和行为准则。所以传统节日里不仅有规范,也有林林总总的禁忌和约束。 可“古调虽自爱,今人不多弹”。这些节日的味道到今天的确有些变了。很多时候,它们成了商业促销的契机,成了节日经济里赤裸裸的营销借口,连相关的民俗和节俗也陪绑一般沦为替商家吸金的一具文化空壳。在端午节,我们几乎年年能在报章上看到关于“天价粽子”的报道;中秋节,满大街摆满了各色的豪华月饼。相形之下,很少有人会在端午诵读屈原那富有积极浪漫主义的骚体诗歌。至于中秋,就连笔者自己也只是稍稍回想儿时跟着父母在龙泉山上边吃月饼、边看云际那轮皓月的久违场景。有人说,这一切皆是因为世易时移。因为时代变了,所以传统节日也就变得不那么有传统味道了。我倒觉得这话只说对了一半,更深的原因是人心变了。人们变得更加焦虑,更加局促,这才渐失对于传统文化的敬畏和感恩之心。而年轻人对传统节日无感的很大一个原因是:他们并不真正了解自己祖国的节日有多美。一旦能用心去感受,弄明白这些传统节日背后的文化阐释、美学表达和丰赡寓意,相信他们会重新爱上这些节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