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7月01日 星期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普宣传需要 宗建平式的通俗易懂

    牧野

    宗建平是宁波市第一医院急诊科主任,从2014年开始,他将自己在临床中碰到的各种疑难杂症写成急诊日志,每周一篇发在《浙江急诊》微信公众号上,去年,他的《急诊医师值班日志》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近日,宗建平被人民网、新华网、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等组织评选为中华医学科普十大新闻人物。

    科学知识的普及,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关系着民众科学素养的提高。长期以来,许多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科普,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有一个问题比较突出:不少科普宣传过分专业化,理论介绍有余,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足,无法吸引更多人关注。

    显然,科学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必须更好地吸引民众。在这方面,宗建平提供了一个范例。据了解,宗医生写急诊日志,不仅是想留下一些典型医案,给年轻医生提供一些借鉴,让他们少走弯路;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目的,就是通过日志,普及医学常识,告诉老百姓更多防病知识。他的日志,结合一个个急诊医案,文字通俗易懂又有温度,情节跌宕曲折却真实可信,几乎没有生硬的专业医学知识,普通百姓看得懂、愿意看。也正如此,宗建平的《急诊日志》,影响力远超他自己的预计。

    科技进步的同时,各种违反科学常识的言行却不断出现,表明大多数人的科学素养与现代文明有一定差距。这就需要更多像宗建平医生这样的科技工作者和专业人士,通过生动通俗的讲述和描写,把科学的真谛和本质告诉大家,让更多人走近科学、了解科学,用正确的科学知识指导自己的行动,避免被各种非科学、伪科学甚至封建迷信所伤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