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周琼 宁海记者站蒋攀 通讯员徐红燕)“多亏了陈工的指导,新产品的三维编程才顺利通过!”解决了精工车间一款新手电筒的打样难题后,宁波金嘲电器有限公司加工中心的负责人沈文强松了一口气。这是当地手电筒行业抱团冲刺,搭建技术联谊和人才共享的平台后,中小生产企业享受到的“福利”之一。 当地人力社保部门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宁海西店手电筒行业密集,但由于技术含量偏低,企业产品以模仿为主,缺乏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只能靠价格和规模进行低层次竞争。为破解这一传统行业同质化竞争的难题,当地以手电筒行业为试点,探索试行“技术联谊”模式,即采取“成人学校牵头、技术骨干参与”的方式,联合试点镇手电筒企业成立技术交流联合会,通过“组织经验难题研讨、交流科研实践信息、培训管理工艺技术、推广先进生产技术”等方式,加强会员企业技术交流,减少“技术同质化”。 西店镇成人学校副校长胡国峰告诉记者:“技术交流联合会聘请专家,实现人才共享,参与企业有机会得到产品战略精细化设计指导,进行个性化创新、特色化转型、差异化定位,从而实现错位发展。” 长荣光电总经理潘富荣说:“通过技术的交流和创新,公司转型生产以户外野营灯为主的中高档LED产品,产品档次提升非常快,增收幅度也较大,同时还保持了自己在专业领域的独立性。”除了长荣光电,受益于技术交流联合会的企业在当地还有不少,如威涛电器的LED小夜灯、台灯已经成为主打产品;协生照明的高端LED手电筒受到客户的热捧、黑森林电器专注于矿灯等工作灯研发生产……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这一联合会已累计吸纳会员企业150余家,技术骨干300余名,解决会员企业难题500余个。2017年一季度92家规上会员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17亿元,同比增长4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