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波东力股份有限公司的几位专业技术人才通过企业自主评审,获得工程师职称。 |
|
图表制作:周琼 叶文锦 |
|
凭借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身为“90后”的叶盛通过塑机高评,成为浙江首位不需评审,直接晋升高级工程师的专业技术人员。 |
又到一年职称申报季,在准备着林林总总的申报材料时,对于职称评审这件事,心中有什么样的感触? 一叶绿而知天下春,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日前,我省职称制度改革在我市的塑机行业率先破冰,职称评审中打破学历、资历限制,建立量化评分体系,引入市场化薪酬和标志性成果评价指标,并为特别优秀人才开辟绿色通道。让人欣喜的是,这样的变化,将很快覆盖到越来越多的行业。记者从市人力社保局获悉,时隔30年后,职称制度将迎来深刻变革:今后职称评价的标准和条件将更突出品德、能力和业绩导向,以更科学的“指挥棒”来评价人才。 本报记者 周琼 通讯员 任社 文/摄 职称评审,爱恨交织30年 现行的职称制度,集人才评价、使用和待遇于一体,在我市而言,关系着93万名专业技术人才的职务晋升、待遇福利和业界声望。说起这个职称制度,不能不提到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1986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下发《关于转发〈关于改革职称评定、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报告〉的通知》,明确指出,改革的中心是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并相应地实行以职务工资为主要内容的结构工资制度。同年5月,我市成立职称改革领导小组,负责全市职称改革、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工作。199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制定各种职业的资格标准和录用标准,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两种证书制度,逐步实行公开招聘,平等竞争,促进人才合理流动。”随着两个文件的贯彻落实,以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和职业资格制度为主体的现行职称制度体系逐渐形成,并设置了科学研究、工程、农业、卫生等29个职称系列。 几十年来,职称制度对科学评价人才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近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这一评审制度正让越来越多的专技人员感到“爱恨交织”。 不够科学的评价标准和不够完善的评价机制,尤其是“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一刀切”“一把尺子量到底”的现状,带来了不少的职称尴尬:基层一线、技术高明的临床医生,因为没有完成科研任务,无法获得晋升;非常优秀的老师,因为没有达到规定的论文篇数,副高显得遥不可及。 1985年大专毕业的宁波协力机电液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斌,就曾是职称评审的“槛外人”。尽管手握3项国内外发明、14项实用新型专利、出过两本专著,但在过往的评审标准下,对于自己获得高级职称,陈斌的感觉是:机会太渺茫。因为按照他的学历,要申报高级职称,必须要工作20年以上,且要拿到国家级的奖项,这对身在中小企业的他来说,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破冰尝试,“塑机模式”全省首试 人才评价的难点怎么破? 依托着民营企业多、塑机行业强的优势,我市在省人力社保厅的直接领导和指导下,以塑机行业为突破口,依托海天集团这一国内塑机行业龙头企业, 2014年率先组建全省塑机行业高级工程师评委会,积极探索推进工程系列职称制度改革。 宁波市人社局副局长周永全告诉记者,浙江是塑机大省,从业人员有一万多人,技术人员有近2000人,在全国占比超过三分之一,龙头骨干企业与技术人才主要集聚在宁波。宁波塑料机械行业产值超过全国三分之一,北仑区塑料机械企业尤其集中,以海天集团为代表的北仑塑机行业无论是规模总量还是技术水平都已经在全国乃至全球同行中领先,这样的行业发展基础给塑机业的职称改革破冰提供了有利条件。 当时,作为国家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国际标准的制订参与者,我市塑机行业领头企业海天塑机,从2003年起就开始实施内部技术职务评定制度,通过实施技术职务积分考核办法,将评审结果与薪酬待遇紧密挂钩。经过几年的摸索,技术职务考核办法不断成熟,技术职务评价体系渐趋规范。如何让企业的规范、行业的需求和对人才的评价,从“两张皮”变为“一条心”,我市两级人社部门联合国家塑料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多次到海天塑机和有关塑机企业调研,并结合行业特点,起草制订了试点工作方案、评价条件、量化考核和权重赋分标准等有关文件。 记者注意到,针对塑机行业的职称评审,试点方案中突出了行业细分的原则。宁波市人社局副局长周永全向记者解释说,原来评职称,列出的专业领域都比较宽泛,比如机械领域,造机床的与造汽车的都在一起评,评委只能看一些通用条件,难以考察实际岗位业绩。评价与使用出现了脱节,评出来的人企业用不上,企业想用的人评不上。而在塑机行业的这次尝试中,高评委就是全省首家以行业为分类标准对工程系列职称评价进行细分的评委会,参与评审的评委全部来源于塑机相关行业,参评对象也都是塑料机械行业的机械、液压、电气等领域的专业技术工作人员,无论是工作领域还是工作性质、专业特点都体现鲜明的行业特点。 评审范围、评价标准全部紧紧围绕塑料机械行业的特色来设定,并按照行业特点和企业规模细分为从事科研开发工程设计、工艺设计生产制造和技术服务三类,从而避免了笼统的大机械专业下粗线条评价条件造成的评价偏差。 同时,为了引导高级工程师们将论文写在生产线上,塑机行业的评审对高级工程师的申报条件和评价标准进行了突破性的改革创新。降低了学历资历要求,为一些在产品研发和生产工艺上业绩突出,但是没有本科学历或外语不过关的资深工程师,打开了职称晋升之门。同时,评审中还弱化了论文导向,而是更加注重申报人员的业绩成果。宁波市海达塑料机械有限公司的沈良聪,就是以技术分析报告代替论文,前来申报高级工程师。评审和过去不同之处还有引入了标志性成果这一直接晋升标准,对在工作中取得业内公认的标志性成果的,可直接破格晋升高级工程师。因为具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四这一成果,海天集团的技术人员叶盛,就成为我省首位不需面试答辩就直接晋升为高级工程师的人员。 同时,记者注意到,“塑机模式”的评审中,还突出塑机行业特别指标,强化工作业绩。为了突出企业评价人才的主体作用,评审中设定了连续三年个人税前年收入这一考核指标,在职称评价中首次将个人薪酬收入作为评价其在企业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以10万元年薪起算,计10分,薪酬每增加1万元,增加1分,25分封顶。 改革中对于学历资格的打破,给了像陈斌一样身在中小企业、学历不够的技术人员更多的上升空间。因为只有大专学历而被挡在高级工程师门外多年的宁波协力机电液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斌,终于触摸到了高工的门槛。“在目前的标准下,我研发的机器、获得的专利,分量就更重了!”对照着规定,陈斌计算了一下,在专业技术工作业绩和能力的自评分一项上,自己的3项发明,14项实用新型专利和2本专著,可以折算90多分。在新规中,这一自评分超过70分,就可作为一般破格的条件之一,而自评分80分以上,更是可不受“单破”及资历只能提前一年规定的限制,破格申报高级工程师。 凭借出色的业绩,杭州泰瑞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立峰,也成了新评审模式下的第一批受益者,他从助理工程师直接申报高级工程师,并顺利通过评审。“这要是放在以前,简直不可想象。”李立峰说,职称评定要经过初级、中级、高级等程序,这次“越级”申报,说明政策改革后,更加注重申报人员在平时工作中的业绩、能力以及个人对企业的贡献。 让“指挥棒”起到更强的激励作用 记者注意到,早在2012年,我市就在全省率先实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的改革试点,将中学教师与小学教师、幼儿园教师的职称统一纳入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范围。通过3年努力,到2015年共完成全市1045所中小学校(幼儿园)47950人的并轨过渡工作。2016年,我市的相关经验被带到了全省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工作动员大会上,向全省进行经验的分享。 同时,近年来,在我市职称评审主体多元改革进程中,作为用人主体的企业,对于人才评价的话语权也越来越强,我市正不断推动政府主导、企业自主、社会组织参与的多元化人才评价体系。目前,全市共有政府主导的高中级评审组织52个、企业自主评价点32个、社会组织职称评价点2个。 据悉,在我市试点的基础上,我省将全面启动工程领域职称制度改革,促进职称评审更适应市场和企业需求,推动职称评审去行政化,逐步交给行业评审,走“社会化”评价的路子。政府从“划桨者”,转型为“掌舵人”,逐渐从具体的评审中脱离出来,转为侧重制度的顶层设计,完善政策法规,强化指导和监督。 记者手记 回归“初心”的职称改革 对于“靠技术吃饭”的人来说,“职称”不仅涉及个人收入和晋升,也总是被看作是评价个人业务水平和贡献的一把标尺。然而,多年来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倾向却使得现行职称制度日渐走向异化。手握3项国内外发明、14项实用新型专利、出过两本专著却始终够不上高级工程师评审门槛的陈斌,就曾是职称尴尬的见证者。这样的尴尬情景让本应激励人才的职称评审,反而成为不少深耕一线的技术人员最为累心的事情。甚至有教师戏称:“一心扑在工作上,就是照亮别人,毁灭自己”。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倾向的职称评审“指挥棒”,不仅阻碍了人才成长发展,也给整体学术研究风气带来不良影响。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从中央到地方,对于职称制度改革的探索,正是对于这些诉求的积极回应。我市在塑机行业高级工程师职称评审上先行先试,注重考察专业技术人才的专业性、技术性、实践性、创造性,强调专业技术人才履行岗位职责的工作绩效、创新成果,这样评出来的职称,才能同人才相称、与时代同步。 而在我市推行的政府主导、企业自主、社会组织参与的多元化人才评价体系,同行专家担纲评审,由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也正是推进职称评审社会化,有效解决问题的一剂良方。 从今年9月起,我市的职称评价体系也将按照相应部署,迎来重大改变。93万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价将突出品德、能力和业绩导向。要使这一制度善意真正落到实处,还有赖于各地有关部门强有力的执行力及更为缜密的配套设计。如此,方能营造出“不拘一格用人才”的社会氛围,激活创新人才源头活水,让广大专业技术人员人尽其才、才有所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