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7月03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在香港经营宁波人‘朋友圈’”

    本报记者 龚哲明

    通讯员  柳翼

    [名片]

    傅冰,浙江旅港青年会会长、宁波市政协委员

    [故事]

    “这是‘小宁波在香港群’,里面已经有140多位学习、生活在香港的年轻宁波人了。”傅冰指着手机微信中的一个群向记者介绍,脸上充满了自豪感。

    香港中文大学硕士毕业的傅冰,在香港工作已经9个年头,是圈内有名的“香港通”。“每年会有600多名的浙江新生到香港求学,其中来自宁波的有80人至100人。作为浙江旅港青年会负责人,我要尽我所能为这些来自家乡的小伙伴提供帮助。”在泛太平洋酒店早餐厅,傅冰一边吃早餐,一边与记者聊起他在香港经营的宁波人“朋友圈”。

    “我们是新的‘宁波帮’一代,与早期的‘宁波帮’一代及后人相比,在香港立足更加不易。”有一次,时任浙江省委副书记的王辉忠访问香港时与浙江在港学子交流中问大家:“你们在香港有什么困难吗?”傅冰清晰地记得一名来自嘉兴的学生回答了两个字“孤独”。“这种孤独感来自于远离家人的孤单,来自于融入香港困难的无奈,而我建立‘小宁波在香港群’就是要让小伙伴们能够抱团取暖,互帮互助,远离孤独感。”傅冰说。

    “一个大群,140多人,当然不可能每次组织这么多人一起参加活动。但有了大群,群里的小伙伴很自然地按区域、学校来划分各自的小圈子,寻找各自的乡音。譬如几名奉化来的同学相互就会走得更近,几名镇海中学来的就会线上交流、线下小聚。”傅冰说,有时候,聚会人不够多,在群里吼一声,有时间感兴趣的小伙伴会主动报名参加。

    2013年起,傅冰每年以浙江旅港青年会的名义,与香港浙江省同乡会联合会专业人士委员会联合举办“香港浙江师友汇”活动,邀请各专业各领域拥有十年以上工作经验、关爱青年的优秀在港资深人士作为导师,与青年学子分享人生经历,提供生活和事业上的多方面指导,为浙江旅港青年之间搭建一个亦师亦友的联系纽带。“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不仅有助于小伙伴们更加融入香港,而且对他们毕业后在香港找到工作也会有很大帮助。”傅冰自信满满。

    “近几年毕业后留在香港工作的宁波人越来越少了,虽然我希望有更多人留在香港,但快速发展的内地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在增加。”说这话时,傅冰的表情与心情一样复杂。

    每年,傅冰还通过浙江旅港青年会,组织在港学习、工作的宁波及其他浙江青年回“家乡”走走看看,了解这里发生的种种变化。“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宁波人,我希望宁波与香港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纽带共同发展,也希望宁波为香港的繁荣稳定作出积极贡献。”傅冰对未来充满期待。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