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记者 王鹏 摄) |
本报记者 邓少华 梅子满 成良田 吴向正 “改革是深圳的根,创新是深圳的魂。” 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离京视察,第一站就来到深圳,调研的首家企业就是一家高科技企业,发出了“国家要走创新发展之路”的最强音。 6月27日至28日,宁波市党政代表团在深圳学习考察,成员们亲身感受到了这座迈向国际化的创新之城,是怎样做到任何时候都不忘根、不丢魂的。 一组数据足以见证深圳创新迸发的强大活力:GDP从2009年的8201.2亿元跃升到2016年的19492.6亿元;财政收入2016年达到790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在上一年31%高增速基础上延续了15%的增长率;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占了经济总量的70%以上,成功打造了创新引领的发展新动能。 行走深圳,回望宁波,代表团一行感慨颇多:2016年GDP达到8541.1亿元,一些主要经济指标与七年前的深圳何其相似。奋力建设“名城名都”的宁波,惟有大创新方能实现大转型、大跨越! 三十多年弹指一挥间,深圳由小渔村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世人见证了无数“深圳速度”“深圳奇迹”。 十多年前,深圳在经历高速增长后,一度陷入土地空间、能源水资源、人口重负、环境承载四个“难以为继”的发展困境。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把宝押在了创新上。”用当时深圳市委主要领导的话说,这是被逼出来的路,也是华山一条路。 探寻深圳创新之路,代表团一行印象最深的就是“三个舍得”—— 第一要舍得名誉。由于发展自主创新的高新技术产业见效较慢,经济总量的排名在全国一时可能不那么靠前,有些名誉会受到影响,但不能因此顾虑重重,缩手缩脚。 第二要舍得时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发展自主创新的高新技术产业需要时间,要耐得住寂寞。 第三要舍得投入。要敢于把改革开放多年积累的财富,主要用到自主创新上去。 宁波何曾不是如此!靠什么摆脱传统发展方式的“路径依赖”?靠什么开辟新的发展空间?靠什么重铸宁波新的竞争优势?市委、市政府锁定的惟一出路就是“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即使牺牲一点GDP增速和财政收入,也要痛下决心淘汰落后产能。 站在腾讯总部大楼前,看到大屏幕上不断跳动的巨量在线人数,代表团成员深为震撼:腾讯每一步都站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最前沿——在PC时代,它推出QQ;在智能手机时代,它有了微信……这正是深圳企业不懈追求创新的缩影。 昔日,深圳缔造了“三天一层楼”的速度神话,如今,深圳在上演“一天46张专利”的创新传奇。90%以上的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的职务发明专利出自于企业。 在参观考察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时,代表团分明感受到宁波的差距——华为一家企业去年研发投入764亿元,是宁波全市研发投入的三倍多。 “深圳这样的企业很多,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许多新鲜的东西。”深圳市领导说,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只有企业,才知道市场需要什么。 的确,深圳的创新“爆款”层出不穷。在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代表团一行看到,这家企业成立仅仅十年就成长为全球领先的无人飞行器的研发和生产商,在大疆创新的研发实验室里已经储备了未来两三年的最新科技。 “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宁波近年来频频冒出来的新秀企业,无不印证了这个事实—— 2016年11月15日,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这是宁波“3315计划”人才创办的企业中首家上市企业; 今年4月20日,浙江大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顺利登陆上交所主板,这家文体设施整体集成方案解决商,不仅参与了央视春晚、杭州G20峰会等国内大型文体设施项目,还参与了俄罗斯、印度等多个国际项目; 今年6月15日,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登陆深交所创业板,这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正成为靶材制造领域全球市场竞争中一张亮丽的中国名片。 一家家深圳高科技企业看过去,一条条深圳经验听进来,代表团成员心头的疑问烟消云散:大创新的根本在于落实鼓励创新、保护创新、引导创新的机制,构建空间足够广阔、境界无限开阔的大平台大舞台! 无论是引进培育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等大院大所,抑或是建设新材料科技城,都能发现类似的“点石成金”神奇故事——抓住一个科技潮流,形成一个大产业! “必须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制度创新等各方面创新,努力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唐一军反复强调,要厚植创新土壤,构建创新平台,不断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创业创新的积极性。 向创新要动力,宁波打出了大创新的“组合拳”——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3年安排133亿元财政资金扶持智能经济发展;推进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提升现代金融发展水平;争创浙东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大创新,让深圳一路领跑,抢占一个个发展高地。宁波,也惟有大创新,积蓄转型大动能,才能扫清一道道发展的“拦路石”,激情澎湃迎来发展的大跨越! 考察感悟 江北区委书记华伟: 政贵在行,事成于实。深圳的发展,源于理念,精于创新,成于实干。江北将紧跟全市新一轮的发展号角,沿着“八八战略”的路子,围绕“名城名都”的蓝图,树“六心”、提“六气”,跳出传统思维,摆脱路径依赖,紧盯一流对标干、打破常规超前干,撸起袖子加油干、甩开膀子连轴干,高标准协同推进创新高地、美丽之城、文化强区、开放都市和幸福家园建设,为宁波早日跻身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贡献更多的江北力量、江北经验、江北样板和江北速度,不负宁波的光荣历史,续写宁波的辉煌未来。 慈溪市委书记高庆丰: 深圳之行,追寻创新之路。慈溪作为宁波北翼、杭州湾畔的现代化中等城市,在杭州湾经济区建设中必须打头阵、当先锋、挑重担。我们要学习深圳大创新的理念思路和胆识气魄,推进8.4平方公里的环杭州湾创新中心扩容升级,加快与杭州湾新区融合发展,主动接轨上海,助力宁波在杭州湾城市群中勇立潮头、勇争一流,为打造“一带一路”建设综合试验区作出慈溪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