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7月14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陌生但不冷漠” 应是现代人际关系准则

    苑广阔 

    6月21日下午5时左右,山西临汾大雨倾盆。77岁的史文祥在横穿鼓楼北大街时,突发脑溢血,摔倒在路上,情况危急。当时,山西师范大学两位大四应届毕业生冒着暴雨,在滚滚车流中,始终搀扶、守候着老人,直至一位驾车途经此地的热心医生停车问询,才与这位医生一同将老人送往医院急救(7月13日《中国青年报》)。

    事发之后,两位大学生所在的高校召开了专门的表彰座谈会,号召其他大学生向他们学习;媒体也对他们的见义勇为事迹进行了采访。而最打动笔者的,是两位救人大学生之一的王秋波所说的一句话:我们可能彼此陌生,但绝不冷漠。当然这是王秋波的原话,因为至少从现阶段来看,“绝不冷漠”还只能是一种理想,是我们需要为之努力和奋斗的目标。但我们可以向所有人、向全社会发出这样的倡议:我们可能彼此陌生,但我们绝对不能冷漠。

    随着现代化、城镇化的发展,原来属于农耕时代的“熟人社会”,正被当前的“陌生人社会”所代替。以“陌生人社会”代替“熟人社会”,有好处,也有弊端,而最大的弊端,就是我们因为陌生,所以冷漠。“扶不扶”事件近年来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讨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摔倒在地的人是我们的亲朋好友,哪怕是和我们只有一面之缘的人,绝大多数人就不会有任何犹豫,必定会上前参与救助。

    但是很显然,偌大的中国,十几亿人口,彼此间陌生才是普遍状况。但因为陌生,就要冷漠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不管你承认与否,对于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而言,在“熟人社会”消解之后,现在并没有形成一种能够得到绝大多数人普遍认可与遵守的现代人际关系准则。换句话说,我们并不太会和身边的陌生人打交道,因受传统文化习惯的影响,绝大多数中国人很难像西方人一样,即便以前从来没有见过面,现在见了也能彼此点头致意,聊聊“今天天气真不错”之类。

    在笔者看来,“陌生但不冷漠”,就是我们亟须建立的现代人际关系准则之一。陌生,是我们所必须面对的客观事实,因为我们就处在一个陌生人社会中。但是这种陌生人社会确实给我们的个人生活、给整个社会的运转带来了不小的困扰,或者说增加了整个社会运转的成本,像“遇到倒地老人不愿意搀扶救助”就是一种表现形式。那么,为了减少这种困扰,降低社会运转的成本,我们就必须以“不冷漠”去对抗、去抵制,而且还应该是一种有意识的“不冷漠”。

    而一旦我们建立起了“陌生但不冷漠”的现代人际关系准则,原来的很多问题将会得到缓解,甚至是得以解决。所以,现在问题的关键,还是我们每个人应该认识到问题的所在,能够以一种积极、友好、健康、坦诚的心态去面对陌生人,承认陌生,但拒绝冷漠。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