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孙吉晶 宁海记者站袁信禄 蒋攀)日前,宁海县出台专项政策,县财政设立专项资金,着重扶持年收入在50万元以下的287个村发展集体经济项目,通过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有效途径,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总量增长、质量提高,为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宁海村级集体经济多数仍较为薄弱。截至2016年年底,全县363个建制村中,45%的村(社)年可支配资金少于30万元,20%的村(社)年可支配资金少于10万元,有13个村集体年收入少于1万元。 “集体经济薄弱村大多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资源贫乏,发展制约因素多。”宁海县农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往的扶持政策总体力度偏小,有些村在项目初始阶段增收明显,可时间一长,又出现返“贫”现象。 为此,宁海首先整合各类村级事务人员,建立村级日常运转经费财政保障机制,对户籍1000人以下建制村每年每村补助10万元,1000到1500人建制村每年每村补助15万元,1500人以上建制村每年每村补助20万元。仅这一项,全县各村获得补助总额在5000万元以上。在此基础上,宁海按照“资源变为资产、资产转为资本”的思路,加大“造血”扶持力度,设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优质奖、进步奖,对合法合规、每年获得稳定收益并经财务专项审计的优质奖项目所在村,最高给予200万元的奖励;对进步奖项目所在村,最高给予20万元的奖励。宁海每年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补助资金总额将达到1.5亿元。县里还每年安排20亩土地指标,用于集体经济发展物业增收项目。 宁海还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建立拓展资源开发型、资产经营型、资本增值型、服务创收型等多种途径,增强村级集体的“造血”功能,培育集体收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地处沿海的一市镇缆头村依靠对虾塘转包,村集体可支配资金从零增加到如今每年50万元。“新政策给了我们村干部更大的信心。”村党支部书记叶显焦说,村里抓住精品村建设契机,因地制宜利用海洋资源,开辟全域旅游新路。 多腿走路,八方生财。到今年底,宁海力争全县所有建制村集体经济年可支配资金在20万元以上。到2020年,所有建制村集体经济年可支配收入在30万元以上,50%村集体经济年可支配收入在50万元以上;基本建立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增长机制,村级组织服务能力显著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