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张剑波(中)在村民家中走访。 (苏文霞 黄程 摄) |
“七一”前夕,宁波市第二届“金雁论坛”举行。论坛上,11名基层书记和“金雁”书记师徒结对,余姚梨洲街道明伟村党委书记张剑波再次成为师傅。两年前,他曾被评为首届金雁奖基层党组织书记。 从一个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不足10万元的经济薄弱村,变成如今远近闻名的富裕村;从班子软弱涣散的“破大船”,变成了如今攻坚克难的“尖刀班”。明伟村的蝶变,有目共睹。近年来,该村先后获得全国民主法治村、浙江省文明村、宁波市全面小康村等60多项荣誉。 “师傅和徒弟,教学相长。”张剑波说,新形势下的基层治理,既要传统方式,也要新颖手段,“我们村有‘十个一’工作法,涵盖了村庄治理的各个方面,只有不断融合创新,才能持续发展。” 本报记者 黄 程 余姚记者站 谢敏军 通讯员 袁尧定 一枚党徽,细节坚持出形象 走进明伟村村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胸前佩戴的党徽特别引人注目。据了解,村党委要求全村党员在工作时间佩戴党徽,号召党员要敢于亮出“党员”身份,敢于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时时刻刻起好表率作用。“佩戴党徽,亮出身份,对每个党员来说既是约束也是动力;对普通村民来说既方便了他们行使监督权利,同时也增加了对党员干部的信任感。”张剑波说。 像这样的细节坚持,在明伟村还有很多。每周一上午,村班子会议总会如期召开,上星期做了什么工作、这星期有什么任务,哪些急事需要商量……自2011年开始推行例会制度以来,每周一例会雷打不动。“最难得的是,无论是村班子会议还是村民大会,没有一个人抽烟。”张剑波说,这在农村是很难做到的事情。 事不说不明,理不辩不清。例会还邀请下辖支部书记、老娘舅代表参加,并赋予他们充分的发言权。有一次,村里出租一块闲置土地,约定租期15年,合同拟定后,拿到会上一讨论,就有老娘舅代表“开炮”:租期太长,15年后的变化谁说得清?话音刚落,其他代表纷纷支持他的发言。最后,经过民主商议,合同的租期被改成5年。 一个微信群,灵活运转出效率 “互联网+新农村”是一个新鲜事物,明伟村在全街道率先推出了“明伟之声”网上宣传平台。“村规民约”“办事指南”“明伟风情”,一个个栏目设置得既庄重又实用,老百姓需要什么信息,上网点一点,“明伟之声”都能给你满意的结果,“明伟之声”俨然成了明伟群众的“百宝箱”,成了新明伟人的“路标”。 明伟村还有一个“点将台”——村干部感情交流微信群。工作中想在第一时间找到谁?群里喊一声;公务外出怎么办?群里留个言;碰到工作中的烦心事向谁诉?群里吐一吐。感情交流群的开设,不但拉近了同事之间的距离,也提高了服务百姓的效率。 依托微信新平台,很多突发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紧靠最良江的明伟村,地势低洼,每年的台风天会受到洪涝侵扰。在一场台风过后,微信群里的一个求救通知,在短短几十分钟内便成功召集一支青年应急抢险队伍,他们自带装备设施,成功抢修谭家岭东路南边的一处河堤,解了燃眉之急。 一个承诺章,多层审核出廉洁 明伟村有一枚特别的印章——承诺章。在审批任何一项费用的报销时,必须要有一个承诺人,在承诺章下签字,保证这项费用的真实有效,同时村监会还会定期对承诺章的使用效果进行抽查和监督。 随着承诺章制度的实施,明伟村的日常开支日益规范,以往动辄每年十几万元的招待费不见了。有客人来了怎么办?村干部自掏腰包解决,甚至连招待用的茶叶费用也被踢出了报销范畴。全年实现了招待费用为零的良性循环,看似不近人情的规矩,得到的是村民发自内心的肯定。张剑波说,自从采取“小微权力”规范化运行措施,制度严了、矛盾少了、民心齐了,做事情也就顺了。 明伟村还有一本厚达56页的“小微权力规范运行操作手册”,囊括党务、村务、三资管理、公共服务、人事用工等5大类42项事务。从村级重大事项民主决策、大型工程招标,到临时用人用工,要准备什么材料、走什么流程,村干部行使的权力等均一目了然,村民办事、监督也很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