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川 前段时间,市委连续召开了多个重点工作抓落实推进会,并专题部署开展“大脚板走一线、小分队破难题”专项行动,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唐一军要求,全市各级干部要扑下身子抓落实,精准发力破难题,齐心协力共推“名城名都”建设。如今,一场声势浩大的破难攻坚战,正在四明大地打响。 “事业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出来的辉煌”。抓好工作落实,是个永恒的命题。一切的精彩和辉煌,只能来源于真抓实干。如何围绕目标抓落实,撸起袖子加油干,破难攻坚,最终将蓝图变为现实,既是对各级党员干部精气神的考验,更是对其素质能力的全方位检验。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破难攻坚要有真功夫。对一名党员干部来说,要忠实地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干出一番实实在在的业绩,仅凭一腔热情和勇气远远不够,还必须有胜人一筹的本领,否则很难赢得信任,也很难有所作为。想干事不等于能干事。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增强干事创业、破难攻坚的底气,对各级党员干部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当前,一些党员干部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能力素质与岗位职责不相匹配的现象,值得关注。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尽管本分守己,看上去勤勉敬业,有的甚至一天到晚忙忙碌碌,但工作业绩乏善可陈。在一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快,特别是一些重大项目推进较慢,一些难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毋庸讳言,一些干部观念老化、能力不足、方法不多,至关重要。这样的官员多了,势必贻误发展时机,影响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也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 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70多年过去了,我们当前所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党员干部的知识结构、文化程度与当年不可同日而语,但依然面临能力不足的危险。尤其是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前所未有,对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此我们需要时刻保持警醒。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确立了我市加快建设“名城名都”、努力跻身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的宏伟目标,并提出了一系列新举措。要完成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既定目标,需要各级党员干部使出浑身解数。就拿今年市里确定的100个重大攻坚破难项目来说,这些项目事关宁波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民生福祉,意义重大,但牵涉面广,实施起来难度大。如何创新思路,打破常规,以新的方法和手段寻求突破?如何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方资源为我所用,形成更为强大的合力?如何做好群众工作,争取群众的更多理解和支持?如何抓住重点和关键环节,提高效率,加快推进速度?所有这些,对党员干部的洞察能力、协调能力、决断能力、创新能力等,无不是一种考验。而最终能交出一份什么样的答卷,人民群众正拭目以待。 一个人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更不会随着职务的提升而自然提升,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历练。一些党员干部能力不足,难以适应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难以在面对难题时做到游刃有余、举重若轻,归根结底在于学习不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度重视学习,善于进行学习,是领导干部健康成长、提高素质、增强本领、不断进步的重要途径。我们要自觉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学然后知不足,依靠学习战胜“本领恐慌”。 除了自身努力外,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也要创造条件,让党员干部有更多的历练机会,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更为重要的是,要建立更加科学的选贤任能和优胜劣汰机制,让那些既想干事又有能力干事,具有真才实学而又经实践检验的干部有用武之地,给他们以施展抱负和才华的机会,让那些志大才疏、不学无术者失去位子。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破难攻坚才有可靠的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