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宁波新闻·深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7月21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治本之策是保护生态“大海绵”

    “我市的海绵城市建设,既有传统的建设模式,又有设计施工总承包(EPC)建设模式,还积极探索与社会资本的合作,开展PPP模式集中成片海绵城市改造建设,加强规划和监测管控平台建设,从而使我市的试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市海绵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可推广复制的经验有:

    集中连片,系统方案引领。慈城新城官山河以西2.84平方公里,源于水敏感城市设计理念,自今年以来,该区域经历了若干次暴雨的考验,证明其建成效果达到了海绵城市的基本要求,为江南平原水网地区集中成片新区的海绵城市建设树立了标杆。目前,在对该区域海绵设施修复和建设基础上,以此为核心向外5.3公里进行海绵化建设,推广建设经验。

    因地制宜,彰显地域特色。我市海绵城市建设坚持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因地制宜,实现具有宁波特色的建设效果。例如,慈城古县城海绵城市建设以内涝和污染防治为导向,进行管网改造和护城河水质提升;在新区以目标为导向体现集中成片效应;对于老城区以问题为导向,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结合小区综合整治,让海绵城市建设给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此外,努力打造农村地区、生态保护区等非典型区域的海绵改造模式。

    专项行动,建立长效机制。宁波雨水资源丰富,有着“三江六塘河,一湖居其中”的城市水系格局。近年来,我市集中开展了“五水共治”专项行动,建立了“河长制”等各项制度,并取得了明显成效,河道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面完成了黑河、臭河、垃圾河的治理,同时,探索形成了水体保洁的“绩效考核、按效付费”机制,为海绵城市建设创造良好的基础;接下来,我市海绵城市建设将结合全域“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和剿灭劣ⅴ五类水专项行动,进一步巩固治水工作成果。

    今后,我市将在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到2018年,达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建设效果,同时为类似滨海临江平原河网城市创建海绵城市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到2020年,全市建成区25%以上面积将达到海绵城市标准,到2030年,“海绵”比例将扩大到80%的建成区。

    市海绵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海绵城市建设涉及不同类型的新建、改建项目,又要结合其他工程项目实施,涉及住建、水利、城管等众多部门。此外,老旧建筑小区改造难度很大,比如一个排水管网设施不齐全、合流制排水的老小区,要进行海绵化改造,就要综合源头、过程、系统治理,灰色和绿色基础设施结合,还要考虑周边条件。为此,需要各部分统一认识,共同发力,才能使这一试点工作向纵深推进。

    “海绵城市是以保护和修复城市生态环境为目标,解决城市水问题需要灰绿设施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与城市防洪排涝设施结合,源头治理与过程、末端结合是条很好的途径。完美的海绵城市建设,要达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同时还可改善水质’的功能。”市海绵办相关负责人认为,透水铺装、绿色屋顶、生物滞留带、雨水花园等“海绵”设施建设,有助于缓解市政排水管网的压力。在加强源头“低影响开发设施”的同时,还要加强市政排水管网和城市中央雨洪系统建设,源头调蓄、排水管网和中央雨洪三大系统相互协调,保护和修复好山、水、林、田、湖“大海绵”,才是解决城市内涝问题的治本之策。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